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既是自然生存法则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基于此,有必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以促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法梳理了国内外生存教育的研究进展、相关概念和初中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文献定量分析法指出了当前生存教育研究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初中阶段生存教育的现状,通过内容分析法挖掘了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存教育的素材,结合案例分析法得出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原则与途径。为了检验生存教育的渗透效果,本研究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上述结果显示:(1)人们对生存教育的关注度呈上升态势,但其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教育研究重点较为清晰,但不均衡。(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之前,初中学生的生存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3.26%,生存态度平均端正率为62.90%,生存行为平均形成率为50.13%,三者普遍较低。(3)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有关生存教育的素材,体现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优势。(4)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之后,初中学生的生存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91%,生存态度平均端正率为76.06%,生存行为平均形成率为60.58%,与渗透前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得到,他们的t值分别为7.293、8.769和6.552,p值均小于0.01。因此他们实验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实验前后初中学生在学习兴趣与方法(t=4.793,p<0.01)、自我保护(t=3.986,p<0.01)和生态环境(t=5.734,p<0.01)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在人际交往(t=3.937,p<0.05)、生活习惯(t=3.254,p<0.05)和心理健康(t=3.320,p<0.05)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生活自理(t=2.582,p>0.05)方面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后,使学生的生存知识、生存态度及生存行为得到了较为全面显著的提高。通过以上结果得出,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习评价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存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获得生存知识,端正生存态度,形成正确的生存行为,也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生存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继而实现生存教育与发展教育齐头并进的教育目标。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各学科教师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推进生存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