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既是自然生存法则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基于此,有必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以促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法梳理了国内外生存教育的研究进展、相关概念和初中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文献定量分析法指出了当前生存教育研究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初中阶段生存教育的现状,通过内容分析法挖掘了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存教育的素材,结合案例分析法得出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原则与途径。为了检验生存教育的渗透效果,本研究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上述结果显示:(1)人们对生存教育的关注度呈上升态势,但其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教育研究重点较为清晰,但不均衡。(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之前,初中学生的生存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3.26%,生存态度平均端正率为62.90%,生存行为平均形成率为50.13%,三者普遍较低。(3)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有关生存教育的素材,体现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的优势。(4)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之后,初中学生的生存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91%,生存态度平均端正率为76.06%,生存行为平均形成率为60.58%,与渗透前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得到,他们的t值分别为7.293、8.769和6.552,p值均小于0.01。因此他们实验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实验前后初中学生在学习兴趣与方法(t=4.793,p<0.01)、自我保护(t=3.986,p<0.01)和生态环境(t=5.734,p<0.01)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在人际交往(t=3.937,p<0.05)、生活习惯(t=3.254,p<0.05)和心理健康(t=3.320,p<0.05)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生活自理(t=2.582,p>0.05)方面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后,使学生的生存知识、生存态度及生存行为得到了较为全面显著的提高。通过以上结果得出,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习评价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存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获得生存知识,端正生存态度,形成正确的生存行为,也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生存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继而实现生存教育与发展教育齐头并进的教育目标。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各学科教师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推进生存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改革并没有引起重视。本研究将基于“化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相关理论文献为
2017年12月1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公布了《反倾销基础条例》的一个修正案(第2017/2321号条例)。该修正案终止了欧盟《反倾销基础条例》中原有的替代国方法,增加了一个“
将28例肾移植后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按入院时序分为常规组(15例)和改进组(13例)。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气道护理设备,采取持续镇静加肌松剂及重视家属
辅导员招录考试一般会有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政审等环节。根据不同高校的要求,面试的形式也不一致,最常见的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下面针对学生在这两种面
目的:通过调查先煎后下中药饮片的使用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选择先煎后下中药饮片处方2 000 张,对照药典,将所调查的饮片逐个逐项登记,汇总成表,进行统计。结果:先煎中药
文言文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的载体,它承担者保留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文言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样电路中经常出现频率混叠现象。为了能有效地提取有用信号,分析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对采样电路进行抗混叠滤波器设计与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知,该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混
本研究探讨的是教师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中国高中生英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众所周知,语言错误会严重影响思想的表达。大量研究表明,教师书面纠正性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二语学习者的
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必须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以灵活应对抽象而复杂的数学题目。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