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教育竞争和课程改革等因素促使现代学校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和进行自主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以学校为主体进行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种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战略。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它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从实质上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并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①因此,在学校这一具体环境中,课程文化与现代学校发展是共生互动的关系:学校自主构建校本课程和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彰显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②目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课程变革,它必将引起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对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校发展来说,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利契机就是校本课程领域的开辟。因此,在当今教育理念倡导“文化立校”、争创“学校品牌”、打造“学校特色”、追求现代化发展实现的新课程改革与时代发展背景下,学校在自身的学校课程与文化建设过处中,如何围绕教育目标,树立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引领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与课程文化;同时发掘、整合各种支持力量,构筑全面、有力的课程文化支持系统,最终使以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催生学校成长力的发展战略变成可能③,这是新时期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理论、比较、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校本课程问题,旨在分析校本课程文化自身的独特意蕴及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特殊价值与时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构建策议,以期为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含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在内,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六部分:一、概念界定;二、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三、校本课程文化的独特意蕴;四、校本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五、构建校本课程文化的理论依据;六、构建校本课程文化的策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