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含量高效PAE树脂湿强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E树脂是一种环保型的湿强剂,在造纸行业拥有广泛的市场。而目前市场上的PAE树脂商品固含量低(一般在12%左右),增湿强效果达不到预期,同时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迁移,甚至导致纸面上PAE树脂富集,从而使纸张手感柔软度有所降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用溶液缩聚结合熔融缩聚法合成PAE树脂的工艺路线,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得到了性能优良的产品。 通过研究PAE树脂在纸张中的迁移行为得出,在干燥过程中PAE树脂会由于对流作用和毛细管作用在纸张中朝热源方向发生迁移。影响PAE树脂迁移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干燥温度、PAE树脂的表观粘度及阳离子度。干燥温度越低,PAE树脂的迁移量越小;PAE树脂表观粘度及阳离子度越大,其迁移量越小,并且表观粘度对迁移量的影响要高于阳离子度。 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研究在烷基化过程中反应体系发生凝胶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凝胶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顺序为:体系pH值>原料配比>烷基化温度>终产物pH值>固含量>环氧氯丙烷的滴加时间。当pH值>7时,反应体系在短时间内凝胶;当体系pH值≤7时,可保证反应稳定进行。 以己二酸、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用溶液—熔融二段缩聚法合成出预聚体聚酰胺,然后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出PAE树脂。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研究得出在缩聚反应阶段,各因素对预聚体聚酰胺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原料配比>缩聚温度>缩聚时间。在烷基化反应阶段,通过综合评分法得出影响PAE树脂综合性能(包括表观粘度、阳离子度、湿强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顺序为:体系pH值>原料配比>烷基化温度>烷基化时间。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了PAE树脂的最优合成工艺为:二乙烯三胺和己二酸的配比为1.05:1(摩尔比),在180℃下缩聚反应150min生成预聚体聚酰胺;烷基化反应在75℃下进行,反应时间为70min,预聚体聚酰胺和环氧氯丙烷的配比为1:1.05(摩尔比)。所得PAE树脂固含量为40%、表观粘度为1375mPa·s、阳离子度为0.064mmol·g-1,当用量为1.0%(相对绝干浆)时纸张(30g·m-2)湿强度最高,达到了35.75%左右,同时在干燥过程中的迁移程度很小。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XPS表征,并对其在纸张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SEM分析。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电脑培训服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培训持续性、内容及教材的使用有效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由于油墨、纸张等条件的限制,输出设备的呈色性能对颜色的影响很大,因此对输出设备的颜色管理是色彩管理系统(CMS)的关键。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输出设备的色彩管理,并应用于实
酱腌莱是传统食品,深受厂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但一直以米对酱腌菜腌制容器的安全分析却比较缺乏。当前诸多酱腌菜生产企业的腌制容器是采用水泥腌制池,其本身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性要
测量是制造技术中数据获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产品制造过程的关键工艺流程,关乎产品质量。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测量提出了高精度、高效率、良好柔性等要求。传统的产品尺
在露天矿采中,对于坚硬物料的剥离传统上是采取穿孔爆破的矿采工艺,但随着环保和安全意识的增强,爆破开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指责,尤其是爆破管制日益严格以及爆破成本的提高,露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