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形分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使重庆市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而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推进,重庆市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数量逐渐增多。纵观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灾害作为一种负经济,总体上对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负作用。因而,加强地质灾害的研究,尤其是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分形分维理论的诞生为研究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理论、新方法。论文以1:50万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为基础资料,分析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空间分布规律。重庆市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质因素、地貌因素、暴雨因素和人为因素,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控制。此外,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还具有明显的沿河流和交通线集中分布的条带状特征。论文依据分形分维理论,采用网格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分析和计算重庆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并计算其分维值。第一,分析了重庆市及其主要区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各区县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分形性质,其无标度区间主要集中在2-8km。各区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差异较大,最大值1.3621(云阳县),最小值0.2813(大足区)。涪陵至奉节长江沿岸区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较大,是重庆市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华蓥山以西的地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较小,是重庆市地质灾害较少的区域。第二,重庆市不同岩组分布地区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但各个岩组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有较大的差异。砂、泥岩互层岩组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最大(1.4382),是重庆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层。第三,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高度分异。海拔200-1000m范围内地质灾害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也最大。依据切割深度分析,切割深度50-800m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分维值也最大。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地质灾害发育差异较大,侵蚀剥蚀低山区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大。第四,重庆市各河流lkm缓冲区内,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形分维特征,其无标度区间主要集中在2-10km,但各河流1km缓冲区内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的差异较大。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形分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重庆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的因素。第一,重庆市河流和交通沿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与河流和交通线分维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河流侵蚀和道路的修建都是重庆市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第二,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数量的相关性较高,而且具有普遍性。重庆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维值与地质灾害空间点格局类型有关。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型分布为主,其次是随机型分布和比随机聚集型分布。聚集型分布的分维值>比随机聚集型的分维值>随机型分布的分维值。
其他文献
以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为题材,卡夫卡和开高健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表现了同一主题:卡夫卡探讨了在近代工业化社会中共同体意识尚未解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开高健从卡夫卡手
期刊
城市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需要在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研究上保持准确的认识,协调两者间的矛盾。规划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时积极加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让
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智慧来源和智力支撑,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根本问题。
介绍了新钢25000m3/h空分设备空压机、氧压机和精馏塔等系统安装调试中以及空分设备开车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了空分设备设计及安装时的一些成功经验。
扬州修脚刀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修脚刀,特指以专门修脚工具为媒介的扬州传统修脚技艺;广义的修脚刀,泛指以修脚刀为代表的扬州沐浴文化。狭义的修脚刀以治疗保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是被广泛应用到海洋、铁路、医疗、工业等无损检测领域中的技术。超声相控阵系统具有检测对象范围广、灵敏度高、缺陷定位精确等特点。同时他与普通相控阵
本论文研究课题为汉代铜器铭文构形系统,全文以王宁的汉字构形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汉字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为取材对象,借助计算机技术,合理运用
对于学界来说,“跨文化工作小组”是一个新兴的课题,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跨文化工作小组”是当今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这一概念的产生伴随着不断加深的全球
自上世纪90年代,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为全球教育界普遍接受以来,教育家结合特定的学科或主题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日益增多并细化了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