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对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的设立,再次引发了学界对于终身监禁的广泛探讨。总的来说,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的设立是党中央从严反腐政策在立法上的反映,对于贯彻落实“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以及遏制刑罚执行变更措施的滥用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将域外普遍适用于严重暴力性犯罪的终身监禁制度纳入我国贪贿犯罪的量刑之中,引发了较多争议和批判。同时,由于终身监禁制度本身的不足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模糊性,贪贿犯罪终身监禁的适用无疑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结合域外有效经验以及我国的刑罚体系,应当对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进行完善,将其内涵纳入无期徒刑之中,在现有法律规定之下进一步明晰适用标准,严格限制适用范围(不宜将其扩大到其他暴力性犯罪之中),并且引入救济机制以缓和刚性绝对规定。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之现状。该部分主要是立足于我国现行关于终身监禁的法律规定,对终身监禁的适用条件、立法意义以及性质进行了梳理,同时将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与域外终身监禁刑以及我国相关刑罚概念进行了比较,以此通过多角度来深入理解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第二部分是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之困境。本部分主要是从现有立法规定以及实践中的已有案例入手,分析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所存在的缺陷。总体而言,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决定方式不合理;第二,报应主义倾向强烈;第三,适用条件模糊;第四,忽视行刑个别化。第三部分是域外终身监禁制度之借鉴。该部分主要介绍域外终身监禁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特点。首先,从历史沿革来说,域外终身监禁制度由自由刑发展而来,并随着死刑废止运动的开展逐渐成为域外国家首选的死刑替代措施;其次,在立法特点上,域外的终身监禁制度类型多样,大多适用于严重的暴力犯罪,存在禁止适用的主体,并且普遍针对终身监禁制度规定了救济机制。第四部分是我国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之完善。该部分主要针对第二部分中终身监禁制度的困境,结合我国的刑罚体系以及域外的有效经验,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主要建议有:纳入无期徒刑制度、严格限制适用、细化适用标准、缓和刚性规定、完善监狱管理。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界对此展开广泛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有自在因素,也有自觉原因。它们的形成是历史过程,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民族政策的思想结晶,是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情感,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形成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共同顽强抵抗、英勇奋斗下产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内部概念,也是一个对外
本文首先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流程,再次论述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要求提供重要
水稻立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苗期病害,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该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水稻立枯病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可以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
目的:1、研究高毒力、高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2、研究赣南地区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3、研究赣南地区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机制。4、研究赣南地区的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特征。方法:1、菌株来源:收集2年来赣南地区六家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总结赣南地区耐碳青霉烯KP(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血清
灌区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70%都损失在落后的用水管理上,利用渠灌流量智能监测系统是提高该地区农业用水效
1.发动机工作中容易熄火且加速性能不稳定,有时急加速无力,慢加速难超过3000r/min.自诊断显示系统正常.
通过基础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确定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构建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为载体的工程基本训练模块、以课程设计为平台并以毕业设计为主的训练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