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以地理必修1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人教版地理教科书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历程,伴随一次次的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不断优化创新。乘着新世纪课改的东风,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三个版本的新课标地理教科书打破了人教版一枝独秀的局面,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各版本地理教科书各具特色,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教材编制以课标为依据,以转变学习方式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本文以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这一微观且直观的视角为研究切入点,以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为关键研究内容,重在实证考察,探析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对学习方式影响的真实状态,有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指导学生科学使用教科书,保障地理教科书功能价值的全面实现,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着重分析了相关研究现状,得出了对本研究的一些启示,并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介绍了需用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理论支撑。从主体教育理论,自然地理科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教育传播理论四个方面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静态研究。本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同一版本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版本的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归纳变化特点,并以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构想这些变化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应然状态。   第四部分动态研究。本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运用实验室视频分析,课堂跟踪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变化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实然状态,并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实然状态达至应然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策略探究。基于前文的研究,探寻解决策略,并结合相关例证,以促成学习方式的圆满转变。   第六部分概括了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指出了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思考。  
其他文献
在成都航空,庄浩刚是出了名的“大忙人”。很多时候,他都要出差,协调沟通有关政府部门、合作伙伴;在公司的时候,也是经常深入一线,与飞行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等沟通交流,与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决策有关工作,他的手里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他一直给人低调、谦和的印象,外界鲜有报道。2016年,作为成都航空公司董事长,庄浩刚率领成航服务国家民机战略,ARJ21飞机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开创我国民航发展
期刊
近几年来,阿普尔的“批判教育研究”在中国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引起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向右转”的时代,是美国“保守主义复兴”的时代,在美
“9·11”事件重创了美国航空业,大众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恐怖事件发生仅两个月,美国航空公司的587号航班从肯尼迪机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在纽约市皇后区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