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围术期低体温(核心温度<36℃)是手术和麻醉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多见于胸、腹腔手术以及时间较长的手术,例如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低体温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统计,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可高达50%90%,多中心、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麻手术患者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为39.9%。然而目前国内把体温作为常规监测指标的医院并不普遍,仅有10.7%的患者给予了围术期强化保温措施。术中强化保温是否可以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有待探究。非心脏手术的心肌损伤发生率一般报道在8%左右,其中15.8%有缺血症状,而84.2%无缺血症状,很多病例并无明显的心电图ST段抬高,但有心肌损伤的患者术后30天的死亡率却可高达10%。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可以发现早期的心肌损伤,研究报道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0.02μg/L,术后30天内心肌损伤相关的死亡率增加3倍;cTnT>0.03μg/L,相关死亡率增加9倍;cTnT>0.03μg/L可作为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另一种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0.06μg/L也可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是术后30天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是新近出现的另一种肌钙蛋白亚型,其诊断术后心肌损伤的标准为hs-cTnT≥0.065μg/L或0.02μg/L≤hs-cTnT<0.065μg/L且较术前升高至少0.005μg/L。本研究以45-80岁的中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1.强化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肌钙蛋白I的影响;2.肌钙蛋白I、T联合应用对诊断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及强化保温对心肌损伤的影响;3.强化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浆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中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期间体温管理策略以及能否减轻相关心肌损伤。方法:1.择期行翻身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强化保温组(n=45)和常规保温组(n=45)。持续监测鼻咽温,记录诱导后10min(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60min(T3),120min(T4),180min(T5),术毕(T6)的体温;分别于诱导后5min、术后6-12、24及48h采取静脉血样,检测肌钙蛋白I的水平;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和术后cTnI的变化;统计术中及术后48h内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的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脓胸等的发生率。2.在前一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完整保存下来的70例患者(强化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各35例)的血样,进行再分析,检测高敏肌钙蛋白T的浓度并按照以下标准统计术后48h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心肌损伤定义为术后cTnI>0.06μg/L或hs-cTnT值异常(hs-cTnT≥0.065μg/L或0.02μg/L≤hs-cTnT<0.065μg/L且较术前升高至少0.005μg/L)。比较术中及术后48h内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的发生率;术后12h内低氧、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术后12h内低氧定义为术后12h内出现SpO2<90%或任何一次动脉血气中出现PaO2<80mmHg;术后12h内代谢性酸中毒定义为术后12h内所测血气中出现BE<-3.0);术后48h内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发生率(术后48h内临床症状观察突发胸闷或下肢肿胀症状,并通过超声快速诊断)。3.第二部分70例患者(强化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各35例)血样继续检测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与患者术后48h内的疼痛评分、术后6h内的热舒适度、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合分析比较两种保温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强化保温组各时间点的体温均可维持在36℃以上;常规保温组除T1、T2体温在36℃以上,其余时间点均低于36℃(P<0.05),其中T2-3下降较快,T3-6下降速度减慢。两组以cTnI的临床正常参考值0.03μg/L为界限,高于此界限的,强化保温组为6例(14.3%),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的15例(34.9%)(P<0.05);与术前的cTnI相比,两组术后12、24、48h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术后6-12h的cTnI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4、48h强化保温组cTnI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强化保温组术中及术后48h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强化保温组3例发生心肌损伤,2例符合两种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1例仅符合hs-cTnT衡量心肌损伤的标准;常规保温组11例发生心肌损伤,7例符合两种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3例仅符合hs-cTnT衡量心肌损伤的标准,1例仅符合cTnI衡量心肌损伤的标准。术后48h内心肌损伤发生率强化保温组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8.6%vs.31.4%,P<0.05);术中及术后48h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强化保温组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2.9%vs.25.7%,P<0.05);术后12h内低氧发生率强化保温组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17.1%vs.40.0%,P<0.05);术后12h内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强化保温组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20.0%vs.48.6%,P<0.05);术后48h内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三部分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12、24以及48h时血浆IL-6及IL-10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术后6-12、24以及48h时血浆IL-6及IL-10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与常规保温组比较,强化保温组术后48h内的VAS评分降低(P<0.05),强化保温组术后6h内的热舒适度升高(P<0.05),两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常规保温方式发生术中低体温依然常见,同时伴有术后cTnI的异常增高,采用充气升温毯强化保温可以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cTnI异常增高的发生率。2.两种肌钙蛋白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强化保温可以降低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3.强化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术后心肌损伤与炎性因子的变化无直接相关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影产业在融合了粉丝经济等各方面因素下,国产IP电影蓬勃兴起。“IP”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在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将这一文本形式融入到了电
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的湖北中国山水画家的艺术探索为中心,展示当时这一画家群体基于共同的艺术创新目标集结到一起,相互砥砺前行,协同创新的历史样貌。这一画家群体在当时低
目的:本回顾性研究基于CBCT测量探究ASC(Angulated screw channel)角度螺丝基台及美观粘接基台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患者44人,共53颗Nobel种植体,
研究目的:本课题利用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Mg-6%Zn)制作动静脉瘘封堵材料,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用作动静脉瘘封堵材料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观察研究。研究方法:新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缺乏用于诊断SZ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NRGN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2807809与SZ相关。有研究报道rs12807809与海马功能异常有关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对乳腺外科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治疗上,放疗作为局部治疗的主要方式,普遍认为能使患者的生存获益,但是否需行局部
本文研究了在光照和遮荫条件下,钛离子(Ti)对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光照和遮荫条件下,对大豆植株进行了5种不同浓度的钛液喷施,分别进行了水培试验、土
目的长余辉材料可作为长期光动力治疗的理想内部光源,解决外源性光源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长期辐射诱导组织消融和自照效率不足等问题,但长余辉材料粒径小、形貌好与强烈持久的发光难以并存,至今这一难题尚未被解决,同时存在利用效率低和给药过程复杂等问题,因此,目前亟需开发一种新策略能充分利用长余辉材料的独特优势,实现高效的长余辉材料诱导的光动力学治疗。材料和方法长余辉固体材料的制备过程:通过水热法制备长余辉纳
目的:生长因子在体内半衰期短、作用于骨软骨细胞系特异性差等原因严重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课题旨在探索新型的促软骨再生的生长因子,设计双重缓释的仿生支架来延
目的根据生物型股骨柄设计原理,在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DDH患者中,通过比较术前不同CT平面测量所得股骨前倾角与术后股骨柄前倾角,找到使手术前后测量值最接近的术前CT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