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RT)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 toxicity, HT)相关的预测因子及其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4年在我科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联合每周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资料,共40例。在患者原定位CT图像上重新勾画盆腔骨髓,分三个部位:即髂骨骨髓、低位盆腔骨髓、腰骶椎骨髓。在不修改原计划参数的条件下重新计算各部分骨髓的受照剂量及体积,生成相应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从而获得每个区域骨髓接受10Gy、20Gy、30Gy、40Gy、45Gy照射的体积。HT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度标准。相关预测因子包括: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临床分期、放疗疗程持续时间、放疗总剂量及分次剂量、骨髓的剂量-体积、化疗周期数、化疗每周剂量、总剂量及化疗持续时间。最后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与HT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HT分度与患者年龄、BMI、PS评分、临床分期、放疗分次剂量、放疗疗程持续时间、奈达铂化疗周期、化疗每周剂量及化疗持续时间无相关性(P>0.05);与盆腔骨髓接受lOGy照射的体积(PBM-V10)及PBM-V20相关(OR=1.838, P=0.005,95%CI:1.198-2.821;及OR=1.351, P=0.007, 95%CI:1.085-1.681)。若PBM-V10超过90%,则发生Ⅱ度及以上的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均约增加5倍(OR分别为5.952、6.0)。PBM-V20≥75%者,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较PBM-V20<75%者高,但只有粒细胞减少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20.58,P<0.001, 95%CI:3.581-118.319)。而骨髓接受高剂量的体积(V30、V40、V45)与HT间未显示显著相关性。腰骶椎和低位骨盆相关的剂量学参数比髂骨相关剂量学参数与HT的关系更为密切。奈达铂化疗总剂量影响白细胞计数及HT分度,化疗每周剂量主要影响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随骨髓受照体积的增加而减少,但除了血小板计数与放疗总剂量呈中等强度负相关(β=-0.402,P=0.01)外,两者与骨盆各部分骨髓剂量学参数间均未观察到显著相关性。结论: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急性血液学毒性与骨盆接受低剂量照射体积有关;奈达铂化疗周期、每周剂量和总剂量不同程度地影响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