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它既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亦可能是威胁人类生存、摧毁人类文明的刽子手。正如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描绘的科技极度发达的2532年未来新世界那样,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技术便捷的同时,也加重了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控制,抹杀了人的个性自由。反观当下由现代科技引发的伦理危机与道德挑战,不禁要对科技与人的关系发出系列伦理追问:科技使人进化还是退化?科技使人幸福还是不幸?人是科技的主人还是奴隶?现代科技是否陷入伦理困境?现代科技之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文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为线索,从四个方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进行伦理审视。
  第一部分,反思科技活动的伦理意蕴。通过分析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科技极度发达条件下的人之生存境遇,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提出伦理追问。围绕科技活动的实现形式和活动主体两个角度论证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具体维度及涵义。
  第二部分,全面梳理古今中外的科技伦理思想。有关科技伦理的思想观点、理论纷争磅礴杂多,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西方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历史演变作全面系统的理论考察,进而为下文辩证分析与有效克服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困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第三部分,充分揭示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伦理困境。由现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无可逃避的严峻事实。这部分在全面厘清科技伦理关系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从人与外部自然、人与自身自然、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现代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继而结合思想理论与实践现状就人类认识水平、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状况几个方面分析现代科技伦理难题的成因。
  第四部分,论证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破解。科技与伦理的协同共进,是维护人类社会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现代科技发展伦理危机的破解,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以完善科技伦理建制为关键,以加强科技主体建设为根本,构建科学完善的解决机制,促进现代科技的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很多资源型城市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应该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契机,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因此,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在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产城融合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总结资源型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特殊性。其次,构建资源型
学位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承担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供给重任。资源部门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挤出了地区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化,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只有进行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山西省走出困境。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对外贸易发展飞速,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05100亿元人民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64200亿元人民币,相比1978年,增长了983倍,同时我国出口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总量在不断增长,而且出口贸易流向更加多元化,出口商品更加高端化,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汇率作为金融市场上十分重要的价格调节工具,对出口贸易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
山东省作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突出。近年来,山东省不断采取措施刺激科技创新,调整金融结构,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努力。但是,与经济增长情况相类似的地区相比,山东省快速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金融发展的低效率以及科技创新的低水平。金融资本逐利的本性以及科技创新风险与收益的特征注定二者要互相联系,相互影响。金融结构是否与科技创新水平协调互动决定了科技创新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于城镇化这一发展进程的关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正在飞速地提升。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而与之俱来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一方面。因此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利用2016年全国各地区截面数据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其次利用CFPS微观数据建立多层模型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在农业产量供给超过需求的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涉及生产、加工、储存、流通、消费等众多环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产地环境、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和政府监管等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即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基于系统论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食安山东”和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活动,主要从农产品产地质量区域风险、生产
电影产业将生产、创意、商品融为一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电影产业仍然存在投融资不平衡,导致大多数电影拍摄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随着电影版权是电影产业的核心资产被普遍认知,版权融资就相应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但是尚不完善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制约着这一方式的发展与普及。  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研究版权质押融资中版权价值评估问题。首先对知识产权、文化版权以及电影版权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弱化,国际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贸易便利化逐渐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路径。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也必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新引力。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出口现状,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测算了201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从出口规模、
学位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加速变迁。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成为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显著趋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开始快速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被压缩,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市场以倒逼方式带动了宏观经济进入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特征的转型振荡期,从而引致中国的产业结构正经历“阵痛期”的逐步优化与升级。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人
学位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表明,我国全社会杠杆率虽然处于平均水平,但是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杠杆率太高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债务风险,当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时会弱化企业的偿债能力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严重时可能造成企业破产,进而危害整个经济。同时,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结构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企业过多依赖短期借款而长期借款比例偏低等。不同的债务融资结构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