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二步变分法反演多普勒雷达风场及其在中尺度暴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可以直接观测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有效工具首推多普勒天气雷达,其高分辨率的特性使我们把握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细微结构成为可能。但是在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只有单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数据,因此从单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出发进行反演技术的研究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步变分方法来反演单多普勒雷达风场:首先采用多元最优插值方法将常规探空资料插值生成初始风场,在此基础上在不考虑背景场约束以及三维风场平滑量约束的条件下极小化目标函数,反演出的三维风场作为最终反演所需的背景场,然后再进行反演得到最终的三维风场。依据此方法本文用反演的三维风场分析了2005年6月发生在江苏中部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通过分析反演出的风场结构及相应计算出的物理诊断量,初步说明了该中尺度暴雨过程强降水中心形成的原因,表明此方法可以揭示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结构,体现中小尺度降水的特征。然后采用WRF模式对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与反演风场相同分辨率的高精度资料,对两者的风场作对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结果相当一致,说明二步变分法反演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的结果是可信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采用地面、高空常规资料和NCEP 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4年5月29日到30日发生在贵州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过程显示中低层西南气流加强时其左侧的上升支
使用非静力完全弹性的动力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和数值天气预报正成为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的主流,陡峭地形是困扰高分辨模式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气压梯
本文通过实况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2002年7月18日和2005年7月12日山东省西部出现的两次冰雹云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动力机制和云物理结构开展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
本文利用1953~2002年我国东部(105°E以东)210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具有较高拟合精度的参数估计方法,用概率分布模型对我国东部的极端降水进行渐近拟合。进而研究极端降水的气候
为了研究沙尘暴过境前后的大气层结特征和沙尘暴内部的热力结构,本文首先利用2004年5月23日至24日民勤加密探空资料,从气象要素的垂直廓线和能量天气学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沙尘
依据资料分析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冬季西风急流指数,该指数很好地反映了东亚冬季西风急流的年际变化,指数数值大(小)时,表示弱(强)东亚冬季西风急流,急流位置偏西(东)。几个气象要
对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广州市各采样点采集的气溶胶样品进行分析,得到分级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成分和OC/EC资料。还用到了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广州市Grimm粒子谱仪资
本文在确定我国近50年连续性暴雨过程的基础上,利用NOAA提供的OLR卫星逐日观测资料,用统计学和天气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普查其前期全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