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例稳健上升并且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也在快速成长,虽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比例不合理,将会导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一些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的工业产业依然占工业内部很大比例,而技术含量高的科技环保型产业没有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整。本文主要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出发,对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本文以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从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这两个方面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作用。这种作用正是凭借高新技术产业最先的技术创新经过技术溢出这一渠道,一方面为河南的一些传统产业提供新技术、新知识来促进河南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又反之不断促进河南高新技术产业自身之间的不断创新。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或是传统产业,创新活动的结果为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相关的产业供应部门也会不断改善原有生产流程、工艺水平。正是通过这种市场间本身存在的供求关系形成了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产业间的联系极易产生广泛的产业波及效应,进而最终影响到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内部构成。本文将计量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知识相结合,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衡量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然后,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回归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的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会促使产业的重心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就业重心也随着二三产业转移,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河南省三次产业的投资尤其对二三产业、降低能源的消耗量、推进河南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因而本文最后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出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的投入、培养企业成为研发创新主体等相关的政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