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属于一项输入性技能,在二语习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人们日常交往中的主要信息是来自于“听”。随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全国多省从2016年开始将听力计入英语成绩总分。然而,由于听力教学长期没有受到重视,“放录音-做听力-对答案-再放录音”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理论指导,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仍然比较薄弱。听力理解是一个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图式是指大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图式理论认为听者是通过激活头脑中相关的已知经验,推测和理解新的信息,创建新的图式。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从认知到推理的过程。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对于认识新事物具有互补的作用。许多学者将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分别用于语言教学,表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提高,但是很少有人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且以往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实验教学,将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共同应用到高二英语听力教学课堂,探求听力教学的有效模式。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概念。其次,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听力教学的研究。将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具体应用于听力课堂中,对高二年级两个班级6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为期十二周的实验教学,采用前测,后测,访谈的方法,用SPSS13.0分析数据。在实验前,使用听力试卷前测,测出两个班级听力水平整体相同。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班进行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为指导的听力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听力理解中灵活使用两种模式。同时,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控制班延续使用之前的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在实验后进行后测和访谈。从教学实验的结果来看,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比传统听力教学更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听力策略,从而减少了听力过程中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