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美国男篮2000-2014年国际大赛备战及技战术变化,对中国男篮备战及技战术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及逻辑归纳法分析美国男篮在备战、技战术特点、团队管理以及重要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美国男篮2000-2006年国际大赛中成绩较差,整体实力下滑,但更换主教练和改进技战术体系后,球队经历过磨合,整体实力恢复,连续获得世界大赛冠军,自2006世锦赛半决赛之后至今未输过一场球,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美国男篮的历任主教练均资历深厚,但在2000-2004年多次更换教练,是球队失利因素之一,而在球员选拔上美国男篮也逐渐走向成熟,针对性的选拔球员参加大赛,大胆启用新人,同时选择经验丰富的老球员加入球队,使得球队人员结构上趋于完善。美国男篮2000-2004进攻技术上主要是内线强攻和外线突破为主,重点利用内外线结合得分,但队员配合较差,往往陷入个人单打,2004年以后,美国男篮开始注重外线三分和团队配合,并且减少个人失误,积极拼抢进攻篮板球,以外线进攻和个人进攻技术带动全队进攻。美国男篮2000-2014年进攻战术上主要分为五个阶段,2000-2002倚重内线,内外结合,重视衔接段进攻,2002-2004倚重外线和突破,以个人进攻为主,2004-2006进攻中扩大进攻区域,注重速度,但发挥不稳定,2006-2010在原有基础上强调三分和快攻带动进攻,之后进行改善,强调进攻均衡性和层次性,进攻简单化。美国男篮在2000-2004年防守技术较差,以个人防守为主,防守留给进攻人空间较大,防守切入、掩护和中远投能力不足,之后有改进,但比赛专注度不够,无法长时间给对手压力,2006年之后美国男篮开始重视对外线防守,切断内外结合,主动延误对手,配合默契,但轮转不到位,2010年之后,美国男篮强调攻击性防守,轮转速度加快,防守强度大,效果好。美国男篮防守战术以盯人战术为基础,2000-2004年防守战术主要是半场盯人防守为主,效果较差,2004年以后开始半场扩大防守,并兼顾全场盯人防守和全场领防人盯人防守,并结合场上的实际灵活使用,虽刚使用阶段配合程度不高,但之后表现出强大的防守能力,并带动快速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