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城市休闲产业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纳入休闲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中,以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其与城市化互动机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展开轴线,利用我国休闲经济不断发达的有利条件,从区域增长极的新视角探索中国休闲产业生存基础、发展模式、提升途径及其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期望对中国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对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新古典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城市休闲发展的理论支持;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对国内外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国外休闲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厘清我国休闲产业发展轨迹、问题与不足;比较香港、日本、中国内地休闲产业发展;总结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分析城市休闲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向。3、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研究。首先分析城市休,闲产业集群的组成要素、休闲产业的空间分布与行业体系;其次,对区域增长极理论及其模型合成进行分析,构建整合的区域增长极模型;进而研究基于增长极的城市休闲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构建,从基本理念、形成机制、组织模式以及增长极作用等展开分析。最后,在产业集群成长的背景中研究了企业家社会网络演化的规律。4.城市休闲产业集群合理规模与发展评价。首先分析了城市休闲产业合理规模,提出并设计了“总量适合度”、“内部协调度”和“高度化程度”三个评价数学模型;其次,提出城市休闲产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法探讨休闲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方法,并构筑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城市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与管理创新。首先考察了信息化与休闲产业化的互动态势,以及信息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及其消除。其次,设计了休闲产业集群环境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结合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对环境管理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深入探讨。最后,从休闲产业集群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合作的博弈关系角度,构建了成员的声誉模型,分析了声誉(reputation)对网络组织成员的激励效应、以及声誉与网络组织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