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的社会学研究——以陕西省X中学为个案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升旗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于上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实施之后正式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天,升旗仪式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校一条必不可少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但是,由于制度化学校教育本身的强制性、统整性和重复性,使得升旗仪式在中小学教育中难逃规训的劫难,进而渐渐背离其“爱国主义教育”的美好初衷。本文试图通过对一所中学的实地研究,呈现目前中学升旗仪式的真实图景,挖掘学校升旗仪式背后的各种权力运作,进而反思当今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种种“背离初衷”的规训化模式,寄希望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为日渐形式化的学校升旗仪式寻求出路。   笔者选取了陕西省横山县响水镇X中学作为研究田野,对其进行了整整一个学期的田野调查。期间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一系列质的研究方法,并应用人类学“深描”的写作手法,更好地呈现升旗仪式在学校场域中的真实图景。在对调研材料进行精心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将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即X中学升国旗仪式的日常图景.身体规训机制与手殷.源于“局内人”的声音。
其他文献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重大转变。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三个重大转变,必须深刻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深刻认知创新设计与“中国创造”的内在联系,努力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设计是一切有
本文提出“近代实业教育制度奠基人之一”这一观点,并着手进行论证。而张之洞之所以被赋予近代实业教育制度奠基人之一这一称号,源于他在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发展中所做出的卓越贡
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热点之一的工作家庭界面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讨,该领域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从出现至今,该领域受到很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