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马菌素B1和赭曲霉毒A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重组抗体蛋白的原核表达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各种真菌产生的一系列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污染粮食谷物及各种农产品。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已经构成潜在威胁,它不仅降低产品质量,而且可带来严重的食源性中毒问题,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慢性中毒。动物试验表明,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引起人或动物免疫抑制、组织坏死、肝肾损伤、繁殖障碍、致癌致畸等病理变化,影响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种类繁多、毒性复杂,由于其污染广泛、毒害范围广,在全球食品安全中受到高度关注。   为了防止污染真菌毒素的食品及农畜产品直接或间接的进入人类食物链,加强对真菌毒素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主要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主的色谱学检测技术及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为主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色谱法检测灵敏度高,但样品质量要求较高、前处理操作复杂;而以抗原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学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一直被人们所青睐。现今,专家学者专注于优化和改良ELISA方法,以提高ELISA方法的检测性能。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是在充分认识抗体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应用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意义在于可以有目的的对抗体基因进行切割、拼接、修饰等一系列操作,获得具有特异功能的改造抗体。与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相比,基因工程抗体制备具有时间周期短、操作简便、规模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单链抗体(ScAb)是基因工程抗体中的一种,它的基因不易丢失,容易保存,作为传统单克隆抗体的改良品,ScAb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免疫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本研究以两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OTA)和伏马菌素B1(FB1)为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两种真菌毒素的单链抗体,为其免疫学应用与发展奠定基础。   试验Ⅰ:伏马菌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为了获得FB1和OTA的抗体基因,本试验采用戊二醛一步法将FB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两种载体蛋白偶联,制备FB1完全抗原FB1-BSA和FB1-OVA;同时用碳二亚胺法合成OTA完全抗原OTA-BSA和OTA-OVA。随后,分别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UV)、凝胶电泳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IR)、基质辅助激光分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四种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效果并测定偶联比。将FB1-BSA和OTA-BSA分别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FB1-OVA和OTA-OVA分别作为固相包被抗原,测定小鼠抗血清滴度。结果表明,OTA和FB1完全抗原合成成功。MALDI-TOF-MS测定完全抗原FB1-BSA、FB1-OVA、OTA-BSA和OTA-OVA偶联比分别为10∶1、5∶1、3∶1和9∶1。i-ELISA测定经FB1-BSA和OTA-BSA免疫的小鼠血清效价均可达到1∶1.024×105。试验制备的完全抗原以及经免疫的小鼠可用于下一步试验。   试验Ⅱ:伏马菌素B1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与噬菌体抗体蛋白表达   提取FB1杂交瘤细胞F3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应用PCR技术分别将FB1鼠源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克隆出来,并经过重叠延伸PCR(SOE-PCR),通过柔性多肽Linker接头(Gly4Ser)3,按VH-Linker-VL方式拼接成FB1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ScFv)片段。随后将ScFv基因重组入pCANTAB5E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宿主菌TG1中,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FB1-OVA为固相包被抗原进行免疫亲和筛选,应用Phage-ELISA和ScFv-ELISA鉴定和筛选阳性噬菌体重组单链抗体。将阳性pCANTAB5E-FB1 ScFv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E.coli HB2151中,经IPTG诱导,获得FB1特异性噬菌体抗体(ScAb)。结果显示,设计鼠源单克隆抗体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引物,成功扩增获得FB1鼠源抗体的重链、轻链基因片段,大小为300~400 bp。SOE-PCR将VH和VL由Linker拼接成FB1 ScFv,大小为700~800 bp。随后将ScFv基因重组入pCANTAB5E载体中,转化至E.coli TG1中,经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构建得到的FB1噬菌体重组单链抗体库,抗体滴度约为2.1×1015 cfu·mL-1。经过五轮免疫亲和富集和筛选,成功筛选得到5株可分泌FB1特异性噬菌体单链抗体的菌株。核苷酸序列鉴定显示该序列为717 bp,编码239个氨基酸。在M13K07辅助噬菌体的辅助下,pCANTAB5E噬菌体质粒可产生含有FB1单链噬菌体基因组的噬菌体颗粒,并以融合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在E.coli HB2151中,FB1ScFv基因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独立的抗体蛋白,以胞周间质形式形成可溶性蛋白。   试验Ⅲ:赭曲霉毒素A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与噬菌体抗体蛋白表达   用OTA-BSA免疫BALB/c小鼠,免疫效价达到要求后,提取小鼠脾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应用PCR技术分别克隆OTA鼠源抗体VH和VL,并经过SOE-PCR,通过柔性多肽Linker接头,按VH-Linker-VL方式拼接成OTA ScFv片段。随后将ScFv基因重组入pCANTAB5E载体中,转化至E.coli TG1中,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OTA-OVA为固相包被抗原进行免疫亲和筛选,应用Phage-ELISA和ScFv-ELISA鉴定和筛选阳性噬菌体重组单链抗体。将阳性pCANTAB5E-OTA ScFv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E.coli HB2151中,经IPTG诱导,获得OTA特异性ScAb。结果显示,设计鼠源单克隆抗体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引物,成功扩增获得OTA鼠源抗体的VH和VL,大小为300~400 bp。SOE-PCR将VH和VL由Linker拼接成ScFv,大小为700~800 bp。随后将ScFv基因重组入pCANTAB5E载体中,转化至E coli TG1中,经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构建得到的OTA噬菌体重组单链抗体库,抗体滴度约为2.65×1016cfu·mL-1。经过三轮免疫亲和富集和筛选,成功筛选得到3株可分泌OTA特异性噬菌体单链抗体的菌株。核苷酸序列鉴定显示该序列为738 bp,共编码246个氨基酸。在pCANTAB5E噬菌体质粒中,OTA ScFv以胞周间质形式形成可溶性蛋白。   试验Ⅳ:伏马菌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单链抗体特性鉴定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B)和i-ELISA方法分别鉴定OTA与FB1两种真菌毒素ScAb的免疫活性。应用i-ELISA分别测定OTA与FB1 ScAb的效价。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建立竞争抑制标准曲线。分别测定OTA和FB1 ScAb的灵敏度,并测定OTA,FB1 ScAb与参试毒素FB2、FB3、AFB1、ZEA和DON交叉反应率,以反映其特异性。结果显示,WB和i-ELISA均显示OTA与FB1 ScAb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FB1-OVA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5μg·mL-1,ScAb最佳稀释度为1∶1600; OTA-OVA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10μg·mL-1,ScAb最佳稀释度为1∶800;FB1ScAb抗体滴度达到104; OTA ScAb抗体滴度达到103; ci-ELISA法绘制FB1竞争抑制曲线,FB1浓度为0.31~20μg·mL-1范围内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6.663x+117.98(R2=0.9674),FB1 ScAb对FB150%抑制浓度4.08μg·mL-1;同样方法绘制OTA竞争抑制曲线,OTA浓度为0.31~1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6.075x+116.84(R2=0.9797),OTA ScAb对OTA的50%抑制浓度4.16μg·mL-1。FB1ScAb对FB1同种属的FB2、FB3的交叉反应抑制率分别为71.7%和87.6%,而与DON、AFB1、OTA和ZEA交叉反应抑制率较小,说明该FB1ScAb对FB1具有较好的特异性;OTA ScAb对FB1、DON、AFB1和ZEA交叉反应抑制率较小,说明该OTA ScAb对OT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结合担任高职生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工作的切身体会,发现学生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旷课等厌学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情况严重。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学生这一特定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厌学现象、厌学的心理因素及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厌学心理 心理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诞生,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野生水禽和野鸟是其天然储存宿主。根据表面糖蛋白抗原性差异,可将其分成多个
摘 要: 改进旧式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并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环节。实践结果表明,新式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比旧式教学模型更好地完成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测定实验,精密度更高,更接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对粉化率测定原理和意义的理解更加形象。  关键词: 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 教学模型 改进 应用  颗粒饲料的粉化是颗粒料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设备操作、原料配方、管理不完善
摘 要: 作者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基于网络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平台。通过对学习者动机、自我监控、社会性及环境等方面考虑提出构建听说强化练习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想法,还指出了硬件设备要求高,对学习策略关注不够的不足。  关键词: 汉语听说课 听说强化练习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语言教学平台。传统的汉语听力口语课堂需要老师进行一对一纠音,往往耗时多效率低下。
摘 要: 时下计算机是一科发展迅猛的学科,而计算机已经走入到千家万户,这个时代是e的时代,在日益热门的中职学校,这个计算机专业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可,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学校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培养能力    任何学科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能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中“重学轻术”的思想影响,尽管理论上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实践中,学校迫于高考压力,认为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少,对高考影响不大,因而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到位,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剥夺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权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中 通用技术课程 问题 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掀起新的浪潮,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以境激情、以境引趣、以境助学,使学生学得快,理解得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具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和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手法和形式,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理论。多媒体已成为素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先进手段。多媒体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