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铁矿资源在经过多年开采之后,出现了严重资源不足的问题,必须提高铁矿的综合利用水平。现阶段,仅靠传统的工艺已经难以达到冶炼的要求,浮选在铁矿选矿中所占得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浮选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决定浮选技术应用效果的就是浮选药剂。在铁矿石反浮选工艺流程中,捕收剂多采用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其矿浆需要保持较高的矿浆温度,这造成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因此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新型常温阳离子捕收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东鞍山烧结厂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半定量多元素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铁物相分析、粒度组成及各粒级铁分布测定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矿样中所含有用元素主要为铁,杂质元素为硅等。矿石中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及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该混合磁选磁精矿粒度分布为:-0.074mm产率占96.13%,-0.038mm产率占85.14%,而金属元素铁主要分布于-0.038mm细粒级中,铁分布率占93.58%。在分析东鞍山烧结厂混合磁选精矿组成特性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阳离子捕收剂DYP,并同时进行了单矿物浮选试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混合磁选精矿条件试验及开路、闭路浮选试验。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以DYP为捕收剂的浮选体系下,三种单矿物的可浮性按如下次序递减:石英,赤铁矿,磁铁矿。当加入的抑制剂羧甲基淀粉用量为10.00mg/L时,对石英的回收率基本没有影响,而赤铁矿和磁铁的回收率分别下降了46.66%、31.67%。说明在一定的抑制剂用量条件下可以选择性的的抑制赤铁矿和磁铁矿,从而达到成功分选的目的。人工混合矿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25℃、矿浆pH6.96、抑制剂用量10mg/L、捕收剂用量40.00mg/L时,浮选精矿铁品位67.02%、铁回收率81.27%。由此可以看出:捕收剂DYP对石英具有很好地捕收性能,药剂制度简单,并且在合理的药剂制度条件下,可实现有用矿物和石英的分离。针对东鞍山烧结厂混合磁选精矿,在浮选温度25℃、矿浆浓度37.5%、搅拌速度1992r/min、矿浆pH7.56、抑制剂羧甲基淀粉用量1400g/t、捕收剂DYP粗选用量180g/t、精选捕收剂DYP用量为30g/t、第一次扫选时,抑制剂羧甲基淀粉用量为100g/t、捕收剂DYP用量为30g/t、进行一粗、一精、三扫浮选开路、闭路试验。开路试验结果获得精矿铁品位64.89%、铁回收率40.86%。闭路获得精矿铁品位65.31%、回收率79.24%的指标。借助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动电电位检测方法,以及浮选溶液化学、表面化学和晶体化学相关理论,对药剂与矿物表面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捕收剂DYP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物理吸附和氢键作用。羧甲基淀粉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方式主要是以分子链上的羟基与矿物表面形成氢键的形式在矿物表面吸附,化学吸附为辅;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得知,该新型阳离子捕收剂DYP,对于东鞍山烧结厂混合磁选精矿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及较好的分选性能,并且常温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