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藏铁路跨越地域广,线路地质条件复杂,线路穿越多条地震带,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且该铁路沿线桥隧比高达42.5%其中桥梁多为简支梁桥,因此,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地震风险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以修正后的汶川实测近场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对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记录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支座构件及桥墩构件的动力响应,并对二者进行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基于需求分析结果,建立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曲线。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所处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后,基于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危险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建立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风险曲线,并对其进行地震风险评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地震易损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指出地震易损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2、在传统建立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更适合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流程,并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动-桥梁样本库的建立方法和损伤指标的选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决定选取位移延性比及最大位移作为损伤指标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3、对地震动的分类、地震动的选取原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选取修正后的汶川实测近场地震动作为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的输入地震动。4、基于“云法”,建立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各构件不同类别的地震需求模型,建立合适的评价准则,对各类地震需求模型进行比选,最终选取最适合双指数函数地震需求模型作为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地震需求模型。5、建立川藏线铁路不同墩高简支梁桥各构件对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对比研究了各墩高简支梁桥的地震易损性特点。6、对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所处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在川藏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风险曲线,并对其进行地震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