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系统脆弱性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等技术正在由科学研究走向大众应用,并推动卫星应用产业成为一项战略新兴产业。卫星应用系统作为卫星技术和商业运营结合的依托载体,属于复杂的高科技电子信息系统,在技术运行时存在技术制约、系统故障和外部安全威胁等风险因素,在系统的规划、研制和商业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政治、经济、研发、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传统的系统风险研究主要基于可靠性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利用可靠性方法在评估复杂系统时难以全面考虑人为因素、突发性威胁因素等影响,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则多强调外界因素而忽视对系统自身因素的分析。脆弱性用于表征系统受到外部威胁时易损的程度及适应或恢复的能力,综合考虑了系统内部特性和外部风险因素,可以有效地解释系统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脆弱性理论和卫星应用技术与产业风险的研究状况,面向系统运行效能和系统寿命指标,分别提出卫星应用系统的技术脆弱性和非技术脆弱性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典型的卫星应用系统结构和性能特征,建立了系统的一般功能结构模型。根据系统效能理论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理论,给出卫星应用系统的效能分配原则,并结合卫星应用产业模式特点,分别建立了卫星应用系统效能分配体系和寿命指标分配体系。再依据“风险-系统脆弱性-风险后果”的脆弱性理论模型,构造相应的系统技术脆弱性指标体系和非技术脆弱性指标体系。最后,在技术和非技术脆弱性体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系统-效能(寿命)”特征的脆弱性路径概念,通过不同脆弱性路径之间对比来找出相对较脆弱的环节。把系统的结构部件或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看作系统节点,系统节点对于效能(寿命)指标的贡献用效能(寿命)分配权重因子表示,风险因素对系统节点的影响程度用风险影响权重因子表示。建立以两种权重因子为主要参数的数学模型,实现对不同路径的脆弱程度量化,实现系统的脆弱性评估。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脆弱性理论是面向复杂系统特性研究的新型理论,已经有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启发下,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点:(1)将脆弱性理论引入卫星应用技术与产业研究领域,构建基于风险理论的卫星应用系统脆弱性模型;(2)结合传统卫星应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统一的卫星应用系统定义,并建立卫星应用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型;(3)根据系统效能理论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理论,分别建立针对于系统效能指标的系统技术脆弱性体系和针对全寿命周期指标的非技术脆弱性体系,将脆弱性理论研究与系统运行效能、全寿命周期理论相结合,使脆弱性理论研究更具现实意义;(4)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建立一套综合的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融合了专家主观信息和各属性指标间的客观差异性,并提出基于二元语义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实现对不同方案的系统脆弱性比较,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所有患儿均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二联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均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10 mg/(k
直升机弹性旋翼流场和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是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开展了适用于计入桨叶弹性变形运动的旋翼运动嵌套网格生成方法和高效贡献单元搜
目的分析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为临床经验积累提供基础,以利于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
目的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方法 在综合文献和对党支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党支部建设的28个因素,运用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对航空飞行器尤其是导弹和军用飞机生存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S弯进气道因其隐身性好、结构紧凑、便于维修等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被逐
在航天飞行环境中机体的多个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性质的改变,即航天飞行生理适应性反应,是载人航天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它的发生与失重、空间辐射、噪声、心理等多种因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体会。方法掌握抑郁症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结果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
三角翼和双三角翼一类的气动部件提供的涡升力可有效地改善大迎角过失速机动飞行性能,为现代战斗机广泛采用。然而,当迎角过大时,三角翼前缘涡发生破裂,高度紊乱的气流可能造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