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鲁门时期是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初创阶段,一方面在援助目标、援助机构和援助重点等方面基本上确立了大致的框架,为以后长期的、系统的对外援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实践活动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体制的漏洞和缺陷。本文将杜鲁门时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外援助的地位和对外援助体制的基本要素。这一部分主要是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和结构框架,另外也是对一些基本信息的交待。关于对外援助的地位,笔者主要从意识形态、安全、经济及国家形象等角度来阐释的;对于对外援助体制的基本要素,笔者提出三大要素,即援助目标、援助机构和援助重点。这三大要素成为笔者考察杜鲁门时期对外援助体制的主要视角。
第二部分: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初创(1945-1948)。这一时期是杜鲁门时期对外援助体制发展的第一阶段,除了根据杜鲁门的任期,更重要的是依据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来划分的。在二战后新的政治、经济图景下,美国的对外援助从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多边援助逐渐转向美国主导下的双边援助。从目标、机构、重点来看,“马歇尔计划”基本奠定了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基础。
第三部分: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继承和发展(1949-1952)。这一阶段是在继承前一阶段体制的基础上,美国对外援助逐步走向深化的过程,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首先,军事目标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其次,一些新的援助机构的设立,以承担新的“第四点计划”和“军事援助项目”;此外,前一阶段的一些援助重点出现了转移,而广大的“中间地带”引起美国的关注。
第四部分:对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新思考。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杜鲁门时期的对外援助体制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探讨。一方面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影响甚至持续到现在;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并结合目前美国对外援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美国对外援助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