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的供给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性作用。建设用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其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并通过技术手段和监管手段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保护力度,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必要性问题,在深入了解通辽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同时,进而提出通辽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土地利用布局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依托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来对通辽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对通辽市辖区内的旗县的区域节约集约化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各旗县间在节约集约利用上的差距。接下来通过对通辽市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问题进行了潜力分析,总结了通辽市建设用地的潜力所在。接着进行了通辽市建设用地的供需分析,即根据2006年~2014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总量、城镇建设的总体需要、农村居民点的需要以及交通用地进行了预测,通过与供给量对比,进而发现“十三五”期间通辽市建设用地存在着的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针对通辽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规划计划管控、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希望借此来促进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