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DLS)术后疗效与术前焦虑或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积极应对围手术期相关事物的能力,最终达到促进患者术后全面康复的目的。同时为临床医生有效地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思路。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腰脊柱外科同组医生行后入路腰椎(L3-S1)单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的DLS患者。术前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规则,以及评分结果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这4个组当中,每组入选25人,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共计100位。于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分别使用简版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中文简版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计算患者腰椎减压融合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率,改善率=[(术前分值-术后分值)/术前分值]×100%。分别比较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率间的差异。观察DLS患者术后疗效与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结果: 1.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X2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经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SNK检验,P=0.000,按α=0.05水准判断对照组术后疼痛改善率比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的术后疼痛改善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经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SNK检验,P=0.000,按α=0.05水准判断对照组术后功能改善率比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抑郁组及焦虑抑郁组的术后功能改善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改善率的关系经线性趋势X2检验,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X2=14.267,P=0.006(P<0.05),等级相关系数为0.419(P=0.004)。术后疼痛改善率随着焦虑评分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5.术前焦虑与术后功能改善率的关系经线性趋势X2检验,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X2=11.19,P=0.024(P<0.05),等级相关系数为0.387(P=0.012)。术后功能改善率随着焦虑评分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6.术前抑郁与术后疼痛改善率的关系经线性趋势X2检验,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X2=10.17,P=0.038(P<0.05),等级相关系数为0.420(P=0.003)。术后疼痛改善率随着抑郁评分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7.术前抑郁与术后功能改善率的关系经线性趋势X2检验,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X2=10.68,P=0.030(P<0.05),等级相关系数为0.340(P=0.015)。术后功能改善率随着抑郁评分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结论: 1.DLS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情绪会对DLS患者术后疗效会产生不良影响。 2.术前对DL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是有意义的,通过术前心理因素的评估可以有效地预测DLS患者的术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