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由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的红粘土是贵州主要的地基土类,是重要的建筑地基土类和建筑材料,因此,对红粘土进行研究,具有工程实用意义。红粘土已经具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对这种特殊土的各方面研究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贵州红粘土具有高液限,高塑性,高孔隙性,然而大部分红粘土却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中-低压缩性。但是,红粘土的工程性质及其指标变化范围很大,还有一部分红粘土具有对工程产生危害的胀缩性,部分红粘土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的软弱特性,还有一部分具有混合土的特点。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各种分析研究红粘土中与大部分红粘土性质不同的特征,对贵州红粘土进行工程分类。论文提出贵州红粘土的主要成土阶段是岩溶作用—残余堆积物和红土化作用—红粘土形成的两个阶段;在红土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红粘土分为:一般红粘土、次生红粘土、胀缩性红粘土、软弱红粘土、混合型红粘土;对贵州红粘土工程分类体系进行探讨,讨论一些特征指标在红粘土工程分类上的应用,初步确定了红粘土工程分类标准以及土性特征:针对性的介绍不同类别的红粘土工程性质所引发的工程问题及处理方法:对红粘土工程分类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