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涂层丝素蛋白(SF/HA)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作用。方法:通过脱胶法制备SF膜,再通过交替浸渍方法制备SF/HA膜。取9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桡骨中段10mm骨膜骨缺损模型,实验组6只,左侧(SF组)以SF膜卷成管状桥接缺损,右侧(SF/HA组)以SF/HA膜桥接,对照组3只双侧(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观察动物饮食、活动及伤口愈合情况等一般状况,术后2、4、8、12周行双前肢X线摄片观察骨缺损愈合状况,4、8、12周行CT三维重建并获取骨缺损区域横断面影像以了解骨缺损修复状况。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引导性骨再生趋势评估。结果:一般状况:所有实验兔术后一般状况良好,无异常活动,饮食正常,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征象。X线摄片:术后2周时,见各组桡骨缺损成功建立。4周时,SF组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远端成骨优于近端;SF/HA组未见明显骨痂生长;空白组则见骨痂生长,远端多于近端。8周时,SF组可见显著骨痂生长,量较4周时明显增多,远端成骨略优于近端,SF/HA组骨痂生长不明显;空白组有骨痂生长,主要分布于近尺骨侧。12周时,SF组可见骨痂进一步生长,远端骨痂与近端骨痂接近连接,两端成骨水平接近,骨缺损区域范围明显缩小,SF/HA组可见少量骨痂生长,但近端与远端之间仍残存大片骨缺损区域,空白组见骨痂生长,分布于缺损近尺骨侧,但近端与远端之间仍残存大片骨缺损区域。术后4、8、12周CT三维重建获取的骨缺损区域横断面影像结果支持X线摄片结果。引导性骨再生趋势评估:SF组中66.67%(4/6),SF/HA组中33.33%(2/6),空白组中0.00%(0/6)有引导性骨再生趋势。结论:SF膜可能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而SF/HA膜则不能,需要进一步改进基于SF的膜材料以提高其引导性骨再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