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县级政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行政区域单位,增加县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对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特殊意义。浙江县域经济较为发达,县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以浙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有助于为全国县级政府提供经验并探索道路。县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其独特内涵、外延和理论基础。浙江省面临存在着县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不足、效率总体偏低、均等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内容不够丰富、供给能力不强等发展困境。县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创新的制约因素包括理念、体制框架、管理制度、运行模式、机制、配套措施。浙江定海等多地实证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具体路径包括:一是理顺供给机制的理念思路,注重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支撑、城市与乡村、供给与需求相协调、硬件投入与软件建设相协调;二是健全供给机制的制度框架,完善政策法规、权责制度、投融资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三是规范供给机制的运行模式,纯公共文化产品采用财政供给模式、准公共文化产品采用公私合作供给模式、小范围受益公共文化产品采用俱乐部供给模式、个人受益公共文化产品采用私人供给模式;四是完善供给机制的核心内容,构建以群众为主导的需求表达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成本分摊机制、以需求为主导的供给决策机制、以效率为主导的供给运作机制;五是优化供给机制的配套体系,完善组织体系、丰富内容体系、明晰层级体系、优化结构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新课改的提出给我国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小学数学相对较难,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准确性,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明显。因而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这门科目,掌握数学的真正意义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科目受到广泛关注,所以怎样在学生小学学习期间做好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愈发成为教师探讨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教师对教好小学数学缺乏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