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洛芬(ibuprofen)商品名为芬必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其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特点,再加上其结构中含有具有良好配位能力的官能团-羧基,固此吸引了众多生物无机学者的研究视线。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布洛芬-邻菲啰啉与过渡金属(Zn、Co)以及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所合成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并与布洛芬的抑菌能力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了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有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布洛芬-邻菲啰啉与过渡金属(Zn、Co)及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本课题首次合成了布洛芬(ibp)-邻菲啰啉(phen)过渡金属(Zn、Co)和稀土金属(La、Ce、Pr、Nd、Sm、Gd、Dy、Er、Ho)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差热-热重以及电导率等方法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表征的结果推测了配合物的组成为:过渡金属(Zn、Co)为M(ibp)2phen·H2O;稀土金属配合物为RE(ibp)3phen.二合成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布洛芬形成配合物后究竟有哪些生理活性,为了对其生理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本课题采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抑菌圈试验,测定了合成的布洛芬-邻菲啰啉过渡金属(Zn、Co)和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效应。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大于Zn、Co配合物,所有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活性都强于相应的配体布洛芬和邻菲啰啉,这表明布洛芬和Zn、Co及稀土金属发生了协同作用,使抑菌能力增强。三系列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紫外光谱法和改进的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所合成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1紫外光谱法采用的是紫外差谱法。通过检测发现,随着BSA的加入,配合物的特征吸收光谱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位于200nm-226nm的紫外吸收强度随BSA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减弱;位于226nm附近的特征峰消失;位于232nm附近的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急剧降低,且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位于264nm处的吸收强度呈现规律性的增强。说明了配合物与BSA产生了显著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物,从而引起配合物所处微环境极性的改变。2荧光光谱法由于配合物有一定的荧光吸收,为了排除配合物的荧光吸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本实验采用背景荧光扣除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表明配合物对BSA产生猝灭作用。通过配合物加入前后,BSA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的比值F0/F对[Q]作图,可以初步判断出配合物对BSA产生的荧光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利用lg[(F0-F)/F]=lg[K]+n lg[Q]方程,求出了各化合物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通过同步荧光判断了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区域。通过研究表明,配合物可以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进行暂时的储存,进而可被血清白蛋白运输到靶器官,从而有可能延长配合物的作用时间和增加疗效,由此可以推断出所合成配合物有作为药物的可能,这为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所合成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