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己使各国清醒认识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而高等教育则是知识传播、创新、应用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文化教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己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还给高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因此,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大学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教学。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外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开展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检索,发现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其一,文科研究性教学缺乏针对性,文科特点不明显。其二,文科研究性教学缺乏研究性,混同于其他教学活动的现象较普遍。其三,文科研究性教学在模式建构的研究和实施方面相对欠缺,不利于有效提升其教学质量。本论文在教学改革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对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建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当前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探索,为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提供现理论依据。其次,在对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以作引玉之砖。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的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实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其模式建构中存在的问题,给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借鉴。第三部分:从大学文科教学培养目标的新趋向,文科类专业对于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的独特要求,以及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文科类研究性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以在理论上形成对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清晰认识。第四部分:该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在以上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确立的原则、建构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以及模式的操作程序。第五部分:讨论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运用所需要的创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