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影响着听,说,写等能力的发展。英语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获取文章信息,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但目前的英语阅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顾此失彼,找不到文章的主旨,梳理不清文章的逻辑结构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和思维过程视觉化的工具,能够帮助个体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多方向的互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我国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尚不完善,尤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与交互式教学法结合的应用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作者基于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从英语阅读的实际出发,把思维导图应用于交互式教学中,形成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力图使思维导图成为一种有效的互动工具,促进学生在课堂的积极互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思维导图的交互式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2)基于思维导图的交互式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思维导图能否作为有效的互动工具,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本研究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历时一个学期,实验对象是两个平行班:高二(7)班和高二(13)班,共计80人。其中高二(7)班是实验班,高二(13)班是控制班,每班均为40人。在实验班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实验采用阅读理解测试,课堂观察,访谈三种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SPSS 17.0软件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阅读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从而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把基于思维导图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促进学生课堂上的积极互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思维导图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互动工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