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要求参与者具备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并对技术动作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现代网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击球力量越来越大,球速越来越快,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球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以及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也急剧增多,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破坏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训练、比赛中,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就成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伤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网球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参加2008年中国网球大奖赛的男子网球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北京首开队、江苏苏豪队、天津队、上海巴士队,4个单位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共计32人。通过问卷的回收分析,发现不同等级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差别;网球运动员的损伤在病程上多属于急性损伤,损伤的轻重程度上多属于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运动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技术训练时期,身体训练时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少;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部、踝关节部、手腕部、及腰部;运动损伤的种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裂伤为主。分析了网球运动员的致伤因素,如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一次用力过猛,力量体能不足等;探讨了网球运动员的预防对策,即从加强网球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科学安排运动量;注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受伤部位的保护;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加强网球运动员医务监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降低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