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体育经历了先秦体育的初成,秦汉至隋唐体育的快速发展,从宋代开始转型,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几个阶段。中国现代体育基本上是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从西方借鉴而来。因文化审美观念的渐变,体育孔武有力的角逐被舍弃,而文雅智慧的竞技被推崇,这是我国优势体育项目被筛选、保留的关键性因素。民族审美的趋同性使适合民族文化的体育项目得到保留发展,如智力体育类、娱乐养生类;而不适合民族文化的体育项目则不被重视而走向衰落,如竞技类、身体对抗类。本文通过剖析不同历史阶段体育发展的审美趋向与文化大流的关系,总结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审美观念的流变过程:①逐渐弱化力量对抗,倡导运动技术的艺术化发展;②越来越重视养生,其运动强度是“时劳而不致大疲”;③突出智力体育的高雅地位。这种审美趋向到宋代形成的稳固态势影响了后世近千年的中国体育发展,对现在的体育仍有很大的隐喻影响,分析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金牌项目分布便可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