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种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库尔勒香梨受冬季逆境危害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越冬期间不利的气象条件使树体大面积遭受日灼伤害,严重影响了香梨树木的安全越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内外林木和果树日灼伤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气象学、植物生理学研究方法,结合野外逆境实验及室内实验,通过监测树干树皮形成层温度、环境气象因子以及日灼对树皮形成层细胞的伤害,分析树干阳面、阴面形成层温度变化特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进而研究香梨树干受日灼伤害的生理特征。此外,针对因日灼和冻害双重作用带给树木的伤害,对树干采用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并进行了实时监测,对比分析了不同的防御措施对香梨安全越冬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能够初步阐明香梨树干越冬日灼伤害机制,可为香梨越冬伤害预报及减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从而为香梨安全越冬提供有科学根据的预防减灾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越冬期间树干阳面日灼伤害是强光使树干阳面组织反复升温降温,组织抗寒性降低所致。库尔勒香梨树干阳面受到冻害和日灼同时作用的可能性要大于阴面。(2)在各种气象因子中,太阳辐射是导致形成层温度变化的根本原因,风速的增大对稳定形成层温度有一定作用,气温可以作为衡量形成层温度高低的表征量。(3)对于库尔勒市来说,二月份是香梨树干受日灼和冻害累计影响最为严重的月份,因此有必要在越冬期采取保温遮荫等措施防止日灼。(4)库尔勒香梨树干形成层阳阴面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CAT的活性达到了差异极显著,因此POD和CAT可作为树干日灼伤害的指标。(5)温度是导致蛋白质和脯氨酸变化的主要原因。香梨树干形成层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香梨树干形成层的脯氨酸的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6)在越冬期间香梨枝条是冻害相对较敏感的部位,而树干阴面形成层是冻害相对不敏感的部位,阳面形成层是受日灼和冻害共同影响最为敏感的部位。(7)几种措施遮荫效果大小顺序为:稻草>反光膜>麻绳>涂白>对照,而保温效果大小顺序为稻草>麻绳>反光膜>对照>涂白,稻草的日较差最小,保温遮荫能力最强,可作为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的保温材料。(8)使用浅颜色的覆盖材料可减小香梨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幅度,从而降低树体越冬期受伤害的可能性。(9)离地面越近的树干越容易受到低温和强光的交错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