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农药使用大国和加工大国。长期以来,农药在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农业病虫害、保证农作物产量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农药滥用和乱用现象日趋严峻,引发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过量的农药使用会产生以下危害:容易危害农业生产者自身健康状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造成不可逆的污染;此外,由于农药残留导致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本文首先从农药残留产生的机理入手,分析了降雨量、温度、日照时长等环境因素对敌敌畏在胡萝卜中的残留量产生的影响。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保研究所承担敌敌畏在胡萝卜上的最终残留水平的补点试验得出的数据,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降雨量、温度及日照时长等环境因表与农药残留量的相关性,并对典型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降雨量等环境因素与敌敌畏在胡萝卜中的残留量相关密切,这一结论为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建模及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然后,建立了基于动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农药降解非自治动力学模型,为实时预测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变化及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敌敌畏在胡萝卜中降解的规律。最后,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方法,把模糊数学与风险评估结合起来。通过举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评价中的应用,把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得出不同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污染程度排序。为准确估算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以及如何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降雨量、温度、日照时长等环境因素与敌敌畏在胡萝卜中的残留量相关性大小。2、通过求解农药降解的非自治动力学模型得到:①当a0<1时,系统(4.3)只有唯一的平衡点,没有正平衡点,而且该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也就是说环境因素有利于农药降解。②当t→∞时有y’(t)→0,即敌敌畏残留随着时间递减,且递减速率越来越小,最终趋于0。3、农产品中11种常用且毒性较大农药残留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排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可以明确影响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主要环境因素、农药降解的规律以及农产品中一些主要农药以及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科学生产使用农药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规避农民在农耕生产中所遇到的不必要风险。此外,我国还应加大力度发展绿色环保、低毒高效的农药制剂,尽量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