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在腹腔镜下行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使用纳布啡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这两种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s,PCIA)的效果。为该类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行择期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且自愿签署术后使用PCIA的患者140例,入选患者标准:年龄25-75岁,体重指数(BMI)18~30kg/m~2,ASA分级I~III级。术后所有患者的镇痛方案只有静脉自控镇痛而无其他辅助镇痛方式。采用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分别为N组和D组,镇痛泵内药物:N组为舒芬太尼1.0ug/kg+纳布啡1m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0ml,D组为舒芬太尼1.0ug/kg+地佐辛0.4m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0ml。镇痛泵设定参数:无负荷剂量,持续给药量2.5ml/h,自控给药量2ml/h,锁定时间15分钟。然后再收集实验需要观察的数据。我们主要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静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6h、12h、24h、48h运动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者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补救性止痛药和补救性止吐药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额外追加按压镇痛泵总次数;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N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D组(P<0.05)。N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N组补救性止痛药和补救性止吐药的使用明显少于D组(P<0.05)。N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D组(P<0.05)。N组术后6h、12h,24h静息及运动后VAS评分低于D组(P<0.05),48h静息及运动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术后外科医生的干预,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较地佐辛更能有效减少腹腔镜下腹部大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24小时内VAS疼痛评分,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