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是兰科金佛山兰属(Tangtsinia)草本植物,株高15-35 cm,一般生长在700-2100 m的林下光照处、灌木丛边缘或草坡上。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国重庆市南川金佛山被植物学家陈心启先生发现并定名,是我国兰科特有的一种单属单种植物。其分布范围狭小、数量稀少,被纳入《中国植物红皮书》,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佛山兰有着比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中最原始的头蕊兰属(Cephalanthera)更原始的特征,对研究兰亚科系统发育、植物系统演变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金佛山兰属于较为古老的孑遗植物中的一种,对植物遗传变异、区系地理、遗传多样性、全球生态多样性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自古以来我国兰科植物就因其风格独特、姿态优美而备受赞誉,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可食用、药用。我国兰科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通过分株繁殖、假鳞茎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但是,金佛山兰种群和个体数量稀少、种子结实率低、人工栽培存活率低,因此组织培养是其较理想的繁殖方法。迄今为止,关于金佛山兰的组培快繁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以金佛山兰开花植株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子房等器官为外植体,通过起始培养、丛芽诱导、丛芽继代和生根建立了金佛山兰的离体快繁体系,通过复壮、再造和新建人工种群初步实现了金佛山兰的野外回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佛山兰的起始培养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开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叶片、柱头和子房等为外植体,进行了表面消毒方法的确定和起始培养,成功获得了金佛山兰的无菌外植体。试验结果表明,经75%乙醇漂洗30 s后,在无菌条件下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4-6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最佳。将植株消毒后切割、分离并用滤纸吸水沥干,然后分别接种到MS+2.0 mg·L-11 ZT+0.2 mg·L-11 NAA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大部分存活率高于85%,污染率在23%以下,可获得较多的无菌外植体。2.金佛山兰的丛芽诱导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无菌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叶片、茎段、根段、根状茎、花瓣、柱头、子房等)、不同培养基(MS+0.2 mg·L-1NAA+2.0 mg·L-16-BA、MS+2.0 mg·L-1ZT+0.2 mg·L-1NAA、MS+0.2 mg·L-11 6-BA+2.0 mg·L-11 NAA、MS+0.2 mg·L-11 6-BA+2.0 mg·L-11 2,4-D)以及基本培养基(MS、B5、N6)、植物生长调节剂ZT(0.5、1.0、1.5、2.0、3.0、4.0mg·L-1)和NAA(0.05、0.10、0.15、0.20 mg·L-1)对丛芽诱导的影响。初期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丛芽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子房,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ZT 2.0 mg·L-1+NAA 0.2 mg·L-1,丛芽诱导率达33.33%,增殖系数为2.33,继代丛芽1-3代平均繁殖系数为2.44。后期试验结果表明,丛芽诱导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mg·L-11 ZT+0.2 mg·L-11 NAA,增殖系数达7.05,丛芽生长良好。3.金佛山兰丛芽的继代培养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丛芽的单个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ZT(0.5、1.0、1.5、2.0 mg·L-1)与NAA(0.05、0.1、0.15、0.20 mg·L-1)不同浓度配比、不同细胞分裂素(ZT、KT、TDZ、6-BA)对金佛山兰丛芽继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丛芽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11 ZT+0.2mg·L-1NAA,1-4代平均繁殖系数为5.94;最佳细胞分裂素为TDZ,增殖系数达11.32,丛芽生长良好。4.金佛山兰不定芽的生根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继代丛芽的单个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矿质含量(MS、1/2 MS、1/4 MS),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5、1.0、2.0、3.0、4.0 mg·L-1)、6-BA(0、0.05、0.1、0.5 mg·L-1)、IBA(0、0.5、1.0 mg·L-1)、蔗糖浓度(10、20、30、40、50 g·L-1)、活性炭浓度(0、1、2 g·L-1)、凝固剂种类(琼脂和植物凝胶)和生根方法(两段生根和一般生根)对金佛山兰不定芽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 MS;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0.05 mg·L-16-BA,不定根平均长度达3.95 cm,平均数量为16.65条;生根培养基最佳蔗糖浓度为40 g·L-1;生根培养基最佳活性炭浓度为2 g·L-1;生根培养基凝固剂以植物凝胶较佳;一般生根法生根效果较好。5.金佛山兰试管苗的移栽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时间(封瓶炼苗5、10、15 d、开瓶炼苗1、3、5 d)、移栽基质(骨石子;草炭土;骨石子:品氏营养土=1:1;骨石子:草炭土=1:1;骨石子:胡氏营养土=1:1;品氏营养土:草苔藓=1:1;草炭土:珍珠岩=1:1;品氏营养土:珍珠岩=1:1)、杀菌剂(75%百菌清、多菌灵、70%甲托、80%代森锰锌、40%菌核净、50%异菌脲、45%甲霉·噁霉灵)对金佛山兰试管苗生长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野外回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试管苗的最佳炼苗时间为封瓶炼苗10 d,开瓶炼苗1d,存活率为100%;最佳移栽基质为骨石子:草炭土=1:1,幼苗存活率为100%;杀菌剂杀菌效果最佳的为多菌灵,幼苗存活率为70.83%。将炼苗后的试管苗(36株)移栽到校内实验地中,60 d后全部死亡。以炼苗后的试管苗(138株)移栽到南川金佛山,野外新建种群1个、复壮种群2个、再造种群1个。野外回归60 d后,新建种群的存活率为84.91%,2个复壮种群的存活率分别为72.73%和71.43%,再造种群存活率为33.33%。幼苗生长正常。
其他文献
实现住宅建筑预制叠合楼板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易于设计使用的住宅建筑预制叠合板标准设计图集。然而,现行的预制叠合楼板标准设计图集均是以单块预制叠合板为基本单
文章拟从“人生追求”与“社会思想”两个维面让鲁迅与孔子进行精神对话。在人生追求上,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与鲁迅的“走”的生命哲学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更完善的教育、铸造更完美的品格。从5个方面探讨中职数学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已有的关于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体育锻炼与执行功能、执行功能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
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导游专业学生的一项学习内容,但是新生代学生对传统戏曲兴趣不大。据此,笔者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收
饭店行业等级评定制度随着旅游业发展而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其中机构设置、参与性质、实施范围及法律归属性一直是其基本内容。国际饭店等级评定制度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评定标准
住房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和供应体系,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供给模式并不完全合理,保障水平还不高,住房保障制度
当下中国的新社会发展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的财务审计工作,要通过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一系列的完整的审计过程和监督工作。在学校的发展中,财务审计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而独立性是财
原料水性化成为合成革行业关键清洁生产技术之一,以湿法合成革贝斯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以传统溶剂型树脂为原料和以水性树脂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废水产生特点和污染负荷
多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等多种功效。研究表明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大部分修饰物的各种功效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研制多糖类抗新城疫病毒(N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