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针刺“瘖哑五泉”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并与传统针刺组对照,通过参照汉语失语检查法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比较,观察“瘖哑五泉”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验证针刺“瘖哑五泉”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意义及优势,并分析其康复作用机理,进而推广。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60例,分为试验组(“瘖哑五泉”组:涌泉、聚泉、上廉泉、左旁廉泉、右旁廉泉)和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哑门、廉泉、通里、劳宫、三阴交),每组30例,均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和西医基础治疗,1个疗程为10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参照汉语失语检查法(CRRCAE)评分。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经临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汉语标准检查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治疗措施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中听理解、说、出声读、计算四个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试验组可改善患者上述四个方面临床疗效且优于对照组疗效。而在阅读、复述两方面,两组比较(P>0.05),说明阅读及复述两方面,本课题疗法与常规治疗无显著性差异。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说、听理解、出声读、总分项目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复述、阅读、计算能力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的提高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患者说、听理解、出声读项目的评分。结论1.“瘖哑五泉”和哑门、廉泉、通里、劳宫、三阴交对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均有良好疗效。2.“瘖哑五泉”对缺血性中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听理解、说、出声读、计算四个方面的调节优于哑门、廉泉、通里、劳宫、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