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金融机构在进行自我完善调整的同时肩负着服务企业和公众的职责,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文献阅读发现从宏观总量层面和中观层面(分地区、分行业)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比较多,而关注微观主体——企业与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以企业融资为线索,寻求金融体系发展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在微观层面构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从而建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微观分析渠道。本文通过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确立金融发展推动企业绩效提升,通过企业绩效的改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框架。企业绩效增加不仅意味着财务状况良好,还可能体现为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金融发展下企业绩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GDP总量的增加;企业经营绩效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投资,能获得更多金融资源,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这正是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内在动力。分析金融体系中金融中介动员储蓄、引导投资的作用,银行机构对企业经营监督功能的实现以及利用其掌握的信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角度分别阐述金融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一分析路径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传导渠道,最后利用国民经济核算的知识,在企业经营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建立完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微观影响的分析。本文主要以King和Levine建立的金融发展指标为基础实现对金融发展的衡量,选取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企业财务指标作为经营绩效的反映,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并确立金融发展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最后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值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同企业绩效的指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完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微观影响的完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有利于企业总(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益率的提升,而反映存款货币银行在信贷配置方面相对地位的指标却与企业财务指标反向变动。溯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原因,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发展还有待完善,应当建立多元化金融机构以服务不同规模的企业,尤其应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经济深层次增长;其次,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引导投资资金向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质量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