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选择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交易成本和农户选择的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倍受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化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并且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之后连续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离”转变为“三权分置”的政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土地是农民拥有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承担着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就业保障和居住保障等。理论上农地的流转是通过供求价格、地块数量以及农地面积的调整来实现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最优配置,构建法制化、规范化的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提高农地利用率,实现农业规模化效益,实现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增加。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有序化、规范化、适度规模化的流转,为了实现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和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政府通过稳定土地产权、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流转市场的服务机制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发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适度规模化农地流转的顺利实施。例如,土地经营权分散化和细碎化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流转交易双方承担的交易费用不均衡。由于受教育程度、自身谈判能力利接收信息的不均衡等因素的差异,土地的转出方(农民)承担了过高的市场型交易费用,土地的流入方(承租方)承担了过高的管理型交易费用;不完善且发展缓慢的土地流转市场增加了契约的选择难度,使得农地流转仍然表现出低效发展的状态(即使农地流转有多种契约选择的模式,流转交易中没有法律保障且机动性较灵活的口头契约占主要地位),从而加重了交易双方的成本负担。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非常多,例如法经济学对农地地权的探讨、现代经济学对农地市场均衡的探讨、空间计量经济学对农地空间置换的探讨等等。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在不同区域位置和环境条件下,农户对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是否与交易费用有关?哪些因素影响了交易费用和契约的选择?交易费用的成因和高低是否对契约的选择和后续环节的顺利实施有影响?本文以个体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真正目为出发点,通过博弈的分析方法对契约选择和交易费用进行探讨并寻求破解农地流转低效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案例地区农地流转模式的系统总结和研究对比,分析交易费用的高低是否影响农户对契约的选择,不同的契约模式通过哪些方面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实现农地制度改革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联。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农地流转模式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农地集中规模化的流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和实现状况的分析,探索出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政府作为农地流转制度的决定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均以实现农地规模化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侧重点;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应该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应该充分重视流转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通过探讨研究交易费用和不同契约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发展影响,本文发现交易费用的高低差异以及不同的契约形式直接制约了农户选择农地流转模式的行为,文中采用交易费用的衡量标准对农地流转模式和契约形式进行判断选择,与全国各地农地流转模式中的典型性实例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农地集中流转模式。主要内容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导论。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提出问题,然后明确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而提炼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农地流转的学术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国内外学术界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还有很多理论突破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很多启迪性的观念和思路,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和成功的研究范式参考。  第三章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在阐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和实践,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是交易费用、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模式。通过对比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涉及到的交易费用,认为市场型交易费用影响了农户对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影响了新型经营主体与中介机构的执行和实施;政治型交易费用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度、财政支持有密切联系。  第五章是交易费用与农户选择不同流转模式的博弈分析。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土地流转主体的变化造成交易费用的改变,交易费用的高低影响农户对流转模式和流转交易中契约的选择。  第六章案例实证:以滕州模式和东平土地入股合作社模式为案例。验证了中介机构的引入降低了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进行土地流转交易时的交易费用,提高了契约执行的可行性。  第七章总结全文,提出政策建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理论和观点上的创新之处主要为:  1、对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进行分类研究,分为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和政治型交易费用,认为市场型交易费用影响着农户对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影响着新型经营主体与中介机构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方案;政治型交易费用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度、财政支持有密切联系。  2、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土地流转中,由于流转对象的变化使得契约从口头契约转变为书面契约,以降低流转中的交易费用,促进土地流转的进行。  3、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土地流转制度变迁和现实情况的研究,明确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与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印度尼西亚工信部近日发布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相关法规87/2009号法令的修订法规—印尼23/2013号法令,以期使法规与第四版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保持一致。该法令将监管范围扩展到了更广的化学品种类,包括工业化学品和生物杀灭剂。
据欧洲纸盒加工商协会(ECMA)不完全统计,2011年欧洲纸盒市场销售量达到428.1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1.6%;销售额达到88.87亿欧元,比2010年增长了3.7%;纸板采购量为451.1万吨,仅比2010年微增0.3%,这表明2011年欧洲纸盒加工商普遍减少了纸板库存。  在过去几年中,欧洲纸盒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7年曾创下了91.72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
编者按:随着宽带技术的成熟,宽带接入在普通家庭中的逐渐普及,宽带业务的需求持续激增。同时,宽带业务中增长最快的莫过于多媒体业务,包括娱乐类业务、监控类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而家庭用户是使用这些宽带业务的主要需求者之一。因此,“数字家庭”、“智能家庭”成为新一轮业务的应用发展趋势,而电信运营商正在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向综合业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抓住智能家庭这个契机,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新型业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