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V模型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三大表现形式之一,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用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给债权人自身带来损失,还会通过环环相扣的信用链条扩散到经济中的其他领域,危及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甚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了有效监控信用风险,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相继问世。从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到现代的定量化度量模型,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我国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尚不成熟,在实践中多数仍依靠传统的定性分析法,缺少对信用风险的精确度量。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要求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管理。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介绍了国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和股价数据,对KMV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KMV模型在我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仍存在一些待完善之处。最后从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出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提高KMV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当前,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
现有的大量文献都肯定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又带到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举措和重要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
期刊
内幕交易产生于股票交易所建立之初,尽管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与防范,但仍不能杜绝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知情交易者利用信息优势对股价进行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