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解决过程通常含有很大的探究成分,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学生假设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注重利用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实施提供实施依据和策略。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理清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进入教学的理论依据。目前对于中学开放性问题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描述为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实验的那些结构不良、允许学生个性解答的问题。化学实验中开放性问题自然存在,具有问题呈现情景化、问题结论多样化、问题解决探究性、解决思维发散性等特征,根据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划分为:实验结论开放型、实验步骤开放型、实验装置开放型、实验方案开放型、开放探究型等。本研究从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进入教学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原则:三维目标相整合;开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综合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等。最后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进入教学的合理尝试,主要有以下方面:营造开放性氛围、创设开放性情境、设置开放性活动、把握好教学途径等;实证研究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互补充的方法体系,为开放性问题教学提供现实依据。调查发现:尽管学生普遍欢迎开放性问题进入课堂,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教师很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错误解读教学效益;无法胜任开放教学;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学校家长频繁施压等。落实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教学和推行新课改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教师应积极探索开放性教学的途径。为了教师能更好的在课堂上更好地利用中学化学实验开放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鼓励可能方案的设想、促进小组深入的探讨、实施客观有效的评价、注重基于评价的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