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与资源的稀缺性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税从量计征的计征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4年12月1日,政府实行了煤炭资源税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费立税”,旨在规范煤炭资源税费制度,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减轻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山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省,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煤炭市场低迷、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举步维艰。“清费立税”这一政策的实施究竟对煤炭企业产生了多大的效益,是否减轻了山西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进而是否对山西煤炭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纵观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这一方面的探讨比较少,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清费立税”对山西煤炭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首先阐述了“清费立税”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并对“清费立税”影响煤炭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对“清费立税”政策和山西煤炭企业绩效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研发投入强度和职工教育经费四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所做的实证假说并说明其合理性。最后提出了完善“清费立税”政策和改善煤炭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清费立税”在短期通过影响税负,影响企业盈利能力;长期则通过引导企业投资方向,作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改善企业的发展能力。在山西,“清费立税”增强了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从未来的中期研判来看,“清费立税”对山西煤炭企业绩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煤炭企业的角度,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方面来分析“清费立税”政策对煤炭企业绩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有关税制改革政策效果的研究,还为我国“清费立税”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为下一步政策的实施和煤炭企业绩效的改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