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论元结构在2-5岁儿童动词理解和习得中的作用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o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动词学习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大重点。先前在英语,法语以及其他语言的研究中发现儿童会根据动词呈现的句子结构(动词的论元数量)来解释动词的意义,即“句法步步为营”效应。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空论元结构,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使得汉语和英语相比,句法结构(动词的论元数量)并不能作为判断和理解动词语义的一个明显的线索。本研究考察了汉语儿童是否也会利用“句法步步为营”来解释和学习并记忆动词的意义,旨在探讨动词的论元结构在汉语儿童理解和习得中的作用,考察汉语儿童是否也会利用动词的论元结构(动词的论元数量)这一线索来理解熟悉的动词,学习并记忆新动词的意义。探讨一般语言因素和特殊语言因素在汉语儿童动词习得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三个实验:(1)实验1考察了82个2-5岁汉语学习者对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不同的论元结构(1NP,2-NPs)进行理解的区别。实验的目的是考察汉语儿童是否会应用动词的论元结构来理解熟悉动词的意义,动词的论元结构对儿童理解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作用是否一样,儿童对熟悉动词的理解是否存在一定的发展模式。(2)实验2考察了77个2-5岁汉语学习者对新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论元结构中的意义学习的区别。实验的目的是考察汉语儿童是否会应用动词的论元结构来学习一些新动词的意义,以及儿童对新动词的习得是否存在一定的发展模式。(3)实验3考察了79个2-5岁汉语学习者对新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论元结构中的意义习得和记忆的区别。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考察儿童对动词意义的学习是否可以进行保持和记忆,这种记忆是否有什么规律。综合实验结果和有关讨论,本研究支持以下结论:(1)汉语初学者会依据句子中NPs的数量来改变他们对熟悉动词(不管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意义的理解。儿童的行为与他们的语言输入并不完全相匹配,+NP结构效应与-NP结构在儿童早期(2岁)都出现了而且强度几乎一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NP效应逐渐减小。利用动词的论元结构来理解动词的意义是跨语言存在,但是汉语普遍存在的空论元这一特殊的语言因素影响并减弱了动词的论元结构在汉语儿童(特别是较大的儿童)理解熟悉动词中的作用。(2)汉语儿童会利用动词呈现的句子中的论元数量根据现实的动作情景来推测动词的意义,汉语的这种大量的空论元结构并不能排除儿童利用NPs的数量来学习新动词的意义。但是空论元结构会影响并减弱汉语儿童利用动词的论元结构这一线索来推测和习得新动词的意义,这对较大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语言的一般因素和汉语的特殊因素都影响了汉语儿童动词论元结构的习得。(3)句子结构(动词的论元数量)为儿童学习和记忆动词的意义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动词的论元结构主要影响儿童对新动词意义的学习,但也影响儿童对动词意义的记忆,儿童在学习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对不及物结构中的动词的意义再认为及物意义有增加的趋势。
其他文献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度"的锤炼涉及到选题、采访及编辑等一系列流程。选题的合理把握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深度报道本质的正确理解之上,其次还必须要具备意识形态上的功能与意义;
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CR)和羟基脯氨酸(Hyp)经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催化,脱水缩合成交联壳聚糖-羟基脯氨酸树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CCR:Hyp(g/g)=1:1,DCC:Hyp(mol/mol)=
政治领导人形象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外政治领导人形象研究多在多党制竞选体制下进行,研究集中于:政治领导人形象的内涵与构成;选民对政治领导人形象的评价;政治领
本文对苏青研究中普遍形成的观点,诸如“苏青的作品建立起了女权旗帜”或“苏青的作品竖立起市民文学旗帜”等论点都持有保留态度。首先,苏青并未有意识地去冲破男权话语。其
以民间信仰为出发点,借以探讨社会现实和时人之思想观念,己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所普遍关注的话题。唐宋社会是我国古代民间信仰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当多的民间观念都定型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需要采用大断面隧道的形式通过山岭地带。而在设计中通常采用扁平率较大的拱形结构形式,计算时不可避免地
李锐是一个独特的作家,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其始终徘徊在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流之外,用自己的方式言说着“人”的存在。“语言自觉”和“汉语写作”是李锐在探索文学表达方式中逐渐
<正>简·奥斯汀小说的最大特色便是反讽。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暗示技巧和组织结构的方法。讽刺是它的外在形式,以"模棱两可的反论"方式表达作者的美学思想是它的
张商英生于仁宗庆历三年(1042),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及第,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他经历了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仕宦生涯多有起伏。北宋中后期,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熙宁时期
本文以无锡话的实现体助词“则[ts(?)]”和“着[za(?)]”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区分了无锡话中的三个“则”和两个“着”,描述了它们的性质和功能,探讨它们的来源及演变,并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