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我国云南境内首次发现寄递渠道贩毒活动。随后,利用寄递渠道进行的毒品犯罪活动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并呈现逐年蔓延趋势。事实上,寄递渠道贩毒不过是传统贩毒的升级版,是寄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给缉毒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当前利用寄递渠道贩毒问题愈加凸显,发案数字逐年攀升,整体上已经形成利用寄递渠道进行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活动“三足鼎立”之势。寄递渠道贩毒活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贩毒与网络活动紧密结合,犯罪过程隐蔽复杂;二是运毒成本降低,运毒数量增加,减少毒品交易成本;三是贩毒活动的犯罪要素分离,降低毒品交易风险。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打击对策,未来寄递渠道贩毒活动可能会出现以下发展趋势:毒品贩运态势将日益严重,贩毒活动的隐蔽性将不断增强,寄递渠道贩毒活动将向流程化方向发展,国际寄递渠道贩毒的影响将不断加深。目前寄递渠道贩毒犯罪形势十分严峻,但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禁毒执法实践中,侦查人员侦办此类案件面临诸多难点:首先,线索来源匮乏,导致情报获取难;其次,犯罪现场点多线长,犯罪证据容易灭失,使得侦查取证难;再次,协作机制尚不能满足侦查打击的需要,导致侦查协作难;最后,由于涉案人员错综复杂,贩毒分子反侦查能力强,使得延伸侦查难。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公安机关应以分析当前寄递渠道贩毒案件的具体特点为基础,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侦查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寄递渠道禁毒情报共享,打造寄递涉毒警企联动平台,制定涉毒线索举报奖励办法,以不断拓宽情报获取渠道;二是通过依法全面开展调查取证,物建寄递渠道秘密力量,充分运用控制下交付措施,以不断推进侦查取证工作的开展;三是通过加大上级公安机关的指挥协调力度,建立平行沟通协作机构,加强禁毒国际执法合作,以不断完善侦查协作机制;四是通过加强全链条侦查打击,创新信息化侦查手段,开展寄递渠道阵地控制,以不断推动寄递渠道贩毒案件延伸侦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