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外源性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从实验方面揭示针刺治疗MGH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选用雌性未孕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A组、模型B组、自愈C组和针刺D组四组,B、C、D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体重,1次/d,连续20d,第21天开始注射黄体酮5mg/kg体重,1次/d,连续5d。A组则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1次/d,共25天。D组于第26天开始针刺,选取甲乙(甲组:天宗、肝俞、足三里,均双侧。乙组:屋翳、合谷(均双侧)、膻中)两组穴位交替针刺,1次/日,共针次25天。B组于第26天,A、C、D组于造模第51天,取第三对乳房戊二醛固定,做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各组线粒体的体密度、比表面;取动物的第二对乳房用甲醛固定,做光镜观察,比较各组腺泡腔直径、腺泡数/叶。 结果:1.乳头高度: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乳头显著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自愈组虽比模型组有所降低,但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针刺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别(p>0.05)。 2.腺泡腔直径、腺泡数/叶:光镜下结果显示:针刺组、自愈组与模型组比较腺泡腔直径均变小、腺泡数/叶值均减少。而针刺组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线粒体的比表面与体积密度: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体积密度增高、比表面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自愈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空白、自愈、针刺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说明针刺可以降低外源性激素所致的乳头水肿与充血;针刺能够促使MGH大鼠乳房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修复至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EA)对坐骨神经损伤家兔神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对脊髓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促使坐骨神经损伤恢复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36只家兔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参
在班集体中,有的学生长期没有得到同学的认可,也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他们说话没人听,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力气较小、或者家庭条件不好、或者表现不好、或没有机会表现等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