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是由政府、企业或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个人等依照相关法律创办的主要面向残疾儿童、青少年等义务教育的机构,是对聋哑儿童、患有智力障碍等其他症状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及任务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并满足特殊儿童所需的基本教育需求。从而挖掘并发展他们所具备的潜能,使他们的知识得以增长、技能得以增加、人格得以完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增强,早日成为一名康健的、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甚至是对社会有用之才。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健康,加强身体素质,还能够放松身心、调整精神状态、陶冶情操,使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达到健康的最佳状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重要时期更是其各个方面发育逐渐步入成熟稳定的决定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通过进行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大大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上所述,进行体育活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体育活动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有关研究理论,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负荷、频度、形式、项目等其他基本情况着手,对体育活动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体育活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效果还有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并提出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不同性别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但存在年龄特征,年龄大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年龄小的学生。2.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不同症状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症状程度级别在轻度至中度的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较高;症状程度级别在重度的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相对偏低。3.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不同参与体育活动频度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越高,表明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不同参与体育活动负荷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运动负荷的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更明显。5.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不同参与体育活动形式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集体性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