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古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女性既取代男性成为过社会的主导,也依附过男性成为过其附庸。那我们该如何去具体解读古代女性的社会角色呢?笔者认为《诗经》是一部很好的研究范本,著作中关于女性的隐喻是很好的研究素材。本文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来解读《诗经》中的女性隐喻,以具体揭示古代女性的社会角色。同时,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尝试从认知角度做隐喻研究。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我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是基于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文旭(2003)强调了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并将此系统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个概念隐喻系统内部的系统性;第二类是概念隐喻间的系统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一个概念隐喻内部的系统性时也应该同时重视多个概念隐喻间的外在联系。本文选出了《诗经》中关于女性的隐喻,根据其特点将这些女性隐喻大致分为两类:独立隐喻和依存隐喻。通过对两种隐喻的分析来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诗经》中的女性隐喻是怎么样的;(2)《诗经》中的女性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如何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诗经》中的女性隐喻。通过对这两种隐喻的认知分析我们发现:《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女性隐喻,这些隐喻很多以自然物作为源域。植物,动物,水等经常被诗人使用来描绘女性,女性的容貌,女性的身体部位及女性的婚恋。同时,还发现《诗经》中的很多女性隐喻经常伴随着男性隐喻出现来共同构成了两性间的一些互动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些女性隐喻分为两大类:独立隐喻和依存隐喻。在独立隐喻中,女性的容貌是源域中的一个热门素材。而在依存隐喻中,女性隐喻经常和男性隐喻相互作用体现出女性在古代地下的社会地位。女性在恋爱和混一中一再成为男性附庸,然后由于男性的花心和一夫多妻的社会制度,女性往往又面临被背叛和抛弃的厄运。在独立隐喻中,一对一的隐射关系能直接帮助我们找到女性容貌这一常用的源域,让我我们体会到女性的容貌在古代成为了评判女性的一个标准。当女性因为劳作美貌渐失时,她们往往都面对着一夫多妻或者是被抛弃的命运。在依存隐喻中,我们可以在两组次源域的联系中发现两性的互动关系来解读女性的社会地位。在男女成对的依存隐喻中,女性多数充当了男性及男性家族的附庸;在女性与其他事物成对的依存隐喻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女性在恋爱婚姻中如何虔诚,她们都逃脱不了一夫多妻制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