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包装材料由于较差的抑菌性能和生物降解性,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可食膜已成为新型食品包装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保鲜作用,但由于它们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进行生长繁殖,将其直接用于新鲜食品很可能导致细菌菌落总数超准,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本论文以明胶、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菊粉等为乳酸菌保护剂、乳酸乳球菌为抑菌剂来制备含乳酸菌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包装材料由于较差的抑菌性能和生物降解性,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可食膜已成为新型食品包装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保鲜作用,但由于它们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进行生长繁殖,将其直接用于新鲜食品很可能导致细菌菌落总数超准,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本论文以明胶、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菊粉等为乳酸菌保护剂、乳酸乳球菌为抑菌剂来制备含乳酸菌可食膜。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具有最优性能的乳酸菌保护剂,随后在此基础上添加梯度浓度的乳酸乳球菌,讨论其对可食膜物理、光学、机械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以及可食膜中乳酸乳球菌的活菌数变化,优化乳酸乳球菌的添加量。最后在最优乳酸菌保护剂和乳酸乳球菌浓度的条件下制备含乳酸菌的可食膜进行鲜切哈密瓜的保鲜试验,研究其对鲜切哈密瓜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膜,添加菊粉等乳酸菌保护剂,通过研究含乳酸菌可食膜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最优种类的乳酸菌保护剂。实验结果表明,以菊粉作为乳酸菌保护剂的可食膜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烘膜过程中乳酸菌存活率为6.00%,22 d储存结束后可以保持活菌数5.08 log CFU/g,膜厚0.26 mm,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69×10-12g·m/m2·s·Pa,拉伸强度为24.74 MPa,断裂伸长率为17.13%。(2)添加乳酸乳球菌作为抗菌剂,探究乳酸乳球菌浓度对可食膜中乳酸乳球菌的活菌数、可食膜颜色、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抗菌活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乳酸乳球菌添加量为1.5%时,含乳酸菌可食膜具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致密的微观结构,综合性能最好,7 d的抑菌实验结束后,可以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菌数减少4和3个对数单位。(3)选用菊粉作为乳酸菌保护剂,添加1.5%(w/w)的乳酸乳球菌制备含乳酸菌可食膜并应用于鲜切哈密瓜的贮藏保鲜。测定不同温度下空白组和实验组鲜切哈密瓜5 d内感官品质、硬度、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4℃下鲜切哈密瓜指标均优于25℃同样包装条件下的指标,同时含乳酸菌可食膜比不含乳酸菌的可食膜与传统PE包装膜有最优的保鲜效果。
其他文献
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类由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水凝胶,具有自修复,形状记忆,刺激响应等特别的性质,在医药,生物工程,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刺激相应的水凝胶相比,光响应的超分子水凝胶具有定域响应,响应速度快,无污染等特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光响应的水凝胶不断发展,表现出许多新兴特征,如荧光、药物释放、导电等。本文主要利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构建了光响应的超分子水凝胶,通过光介导的主客体作用
核磁共振NMR在分子结构的确定与预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分子晶体在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分子晶体的NMR研究具有非凡意义。在本文中,应用了自动分块量子力学/分子力学(AF-QM/MM)方法来计算分子晶体中的13C和1H NMR化学位移。首先选择包含碳和氢的分子晶体基准集来计算NMR化学位移,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AF-QM/MM计算的收敛性、测定不同泛函以
作为高分子自组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含聚肽高分子的自组装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纳米结构如球形胶束、环形胶束、囊泡等。然而,实现调控聚肽自组装聚集体形貌和尺寸却鲜有报道,所以研究可控聚肽均聚物及聚肽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BLG)、聚(γ-苄基-L-谷氨酸酯)-b-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g-聚乙二醇(PBLG-b-PAGE-g-PEG)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内容
近年来,有机多孔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化学和材料界的热议。与其他一些无机多孔复合材料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具有高度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化学耐腐蚀性和优越的可修饰性,以及多样的孔道结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目前得到广泛研究的有机多孔材料种类很多,其中,超交联多孔聚合物具有单体选择广泛、合成策略多、形貌可设计的优势,是新兴的一种材料,在有机物/离子吸附、负载催化、气体分离、药物运输、燃料电池等领域
天然花青素智能包装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装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有关食品质量的实时信息,因其安全性高且环保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将紫薯花青素提取物作为指示剂,马铃薯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成膜基材制备智能指示膜,选择指示膜的成膜基材,优化最佳工艺配方,讨论了指示膜颜色稳定性和灵敏度,并以鱼肉作为受试材料,应用于新鲜度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马铃薯淀粉(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温度响应光子晶体能够将温度变化转化为可视的光学信号,是一种不依赖电力的智能响应材料。早期研究工作多采用胶体晶空隙中填充热敏性凝胶或液晶基质的方式构筑,制备过程复杂,响应温度范围有限,也鲜有展现不可逆的温度响应。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拟从液态胶体晶入手,利用其流体性质与胶体组装、光学性质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可逆组装与解组装特性,发展具有可逆热响应的液态胶体晶;利用其作为固态胶体晶的合成中间体,制备出“
青稞作为藏族人的主食和青藏高原重要的牲畜饲料,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研究表明β-葡聚糖是青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适量摄取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疾病的风险。为进一步推进青稞的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以及为开发青稞β-葡聚糖系列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本研究首先评价了不同提取方法对青稞β-葡聚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随后,对青稞β-葡聚糖进行纯化,探讨了
挂面食用历史悠久,因其烹饪方便、利于贮藏等特点在当下备受人们欢迎;香菇味道鲜美,兼具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产量丰富,且产量逐年递增,但采后不耐贮藏,以鲜食和干香菇为主,使得香菇资源利用经济效益较低。将香菇与挂面相结合,可以提高挂面营养价值,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香菇资源利用效益。但香菇的加入会降低面条蒸煮品质与质构品质,因此本文拟对香菇挂面进行优化,以期在挂面中添加足量香菇粉的条件下保持挂面的品质和食用
为了探索猕猴桃多糖高效节能的提取方法,更好地了解猕猴桃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以及探讨猕猴桃品种和产地对其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本文分别对猕猴桃多糖的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猕猴桃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及比较了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的猕猴桃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猕猴桃中多糖的提取优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选取红实
全豆豆腐作为一种保留了大豆全部营养成分的新型蛋白凝胶,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类维生素。然而由于豆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存在,蛋白之间的交联被弱化,从而显著降低全豆豆腐的凝胶强度和食用适口性。不仅如此,豆渣的引入也为全豆豆腐的货架期和食用安全性带来了挑战。本研究采用高速剪切技术对豆渣纤维进行微细化处理,考察微细化豆渣对豆腐理化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同时使用预测微生物学技术对全豆豆腐的货架期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