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给湿地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湿地萎缩、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日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黄河特殊水沙条件下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外界人为干扰、自然干扰作用下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黄河中游湿地以其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最具特色,成为湿地鸟类重要的觅食和栖息地。三门峡库区湿地是黄河中游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区湿地类型多样,是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库区湿地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威胁,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尽管国内外开展了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工作,但对湿地生态需水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大时空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相对简单的基础上,而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复杂、人工调控力度大,含沙量大的库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还较少。本文以三门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湿地植被的时空变化格局;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库区多个湿地类型面积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类型湿地的复合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通过分析湿地生态与水文情势的关系,依据不同的管理目标将湿地生态需水量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最小生态需水、适宜生态需水和理想生态需水。(3)根据三门峡库区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及现状,提出库区生态需水量包括植被需水量、土壤需水量、栖息地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生态基流5个部分。(4)分别计算了各项生态需水量,得到三门峡库区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68.35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178.69亿m~3,理想生态需水量为202.11亿m~3。(5)对比分析各类型生态需水量,表明汛期输沙需水量在库区生态需水量中占最大比重。以上研究,将为解决三门峡湿地问题提供科学的数量依据,对湿地生态功能的逐步恢复和在现状条件下合理的管理湿地生态用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