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及其基因组dsRNA分子诱导细胞IFN-β和凋亡的比较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广谱抗病毒物质,是由培养的细胞或人体及动物体因病毒感染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Interferon inducer)作用所产生的一类非特异性抗病毒和抗肿瘤物质。能诱导IFN产生的物质统称为干扰素诱导剂,理想的能直接应用于人体内诱生IFN的IFN诱导剂目前首推多聚肌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C],简称PIC),但近来发现PIC在人体和其他灵长类体内易被血清核酸酶破坏,诱生IFN的效能较低。据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正在努力寻求和发展新的能用于人体的干扰素诱导剂。本文拟探讨不感染人正常细胞,不引起人任何疾病的动物蓝舌病毒及其基因组dsRNA分子是否具有诱导细胞产生IFN的潜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绵羊和野生反刍动物蓝舌病的病原体,牛、山羊和鹿则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BTV的全套遗传信息由10个基因组片段组成,全基因组由19218个bp组成,总分子量为13×10~6道尔顿,是迄今为止分子量最大的RNA病毒。蓝舌病毒基因组dsRNA的全套遗传信息的特殊结构为其奠定了作为内源性IFN诱导剂的可能性和无限潜力,当提取到的病毒核酸片段进入细胞内时,因为存在于病毒内衣壳上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被去掉以及BTV基因组dsRNA分子非整倍体进入而使该核酸失去了感染性,但却保持病毒双链RNA诱生IFN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将比其病毒颗粒对机体而言更安全有效。本文将蓝舌病毒标准株(BTV-10)的基因组dsRNA通过Trizol提取后,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胚肺原代HEL细胞;以BTV-10分别感染Hela细胞和HEL细胞;以及直接将裸露的dsRNA加入两种细胞培养物,以比较研究这三种处理后细胞形态学差异,利用检测β-IFN的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含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最终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三种处理条件下不同用量的病毒和不同浓度的dsRNA-脂质体复合物及裸露dsRNA产生IFN含量的差异。实验研究发现,BTV及其dsRNA分子均具有诱导细胞产生IFN的生物学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肼致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观察外源性NADH的抗肼毒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1-3天)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分四组:正常组(对照组)、肼损伤组、
目的预测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secretion system,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研究预测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免疫原性及其在感染细胞
目的:创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 TaqMan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调查成年福州麻鸭携带DHBV 情况并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胸腺因子D(T
应用材料公司表示 太阳能的未来在中国。    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应用设备供应商已在中国成立了一所研发中心,且该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已于近日从硅谷调动到中国。作为一家半导体公司,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ls)成立于1967年,已经在中国运营了25年,现在正在扩大规模,以更贴近客户,并开发出适用于中国城市人口的产品。  “我们在中国设立研发部,是因为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与美国需求不同的大市场。
目的:观察悦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探讨悦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模型制备采用DMN腹腔注射,1次/日,连续3天/周,同时实验组分别用大、中、小剂量悦肝胶囊干预,干扰素α-2a对照,试验周期共4周。生化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HY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