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使传统的金融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行业格局,在促进金融反哺实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百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面对互联网金融掀起的金融服务模式变革,具有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开始谋求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以强化其市场竞争力和地位。在金融行业出现深刻变革之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否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负面作用,是否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就成为了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说,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说进行检验。本文采用2011年至2017年9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互联网金融在初期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之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优势逐步外溢,商业银行在汲取其优点的同时结合其传统优势将逐步发挥出后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总体影响逐渐由负转正,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互联网金融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影响,而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负面效应影响不显著,主要受益于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正面效应。互联网金融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总体上表现为线性关系。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完善金融行业格局,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