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邮件作为交流媒介与指导平台——三位研究生学习做质性研究的叙述探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对大学生研究能力要求的日益提高,但高校在如何教会学生做研究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在这方面的教学效益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数量很少。   本研究尝试对三名研究生在一名教授以电子邮件方式的指导下学习做研究的历程进行叙事探究。研究采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和认知发展的概念框架,以电子邮件、学习日志和访谈为数据来源,采用对照与对比的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三名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学习做研究的故事,追溯他们的认知变化。   本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发现:通过教师以电子邮件为媒介的课外指导,并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学习者在做研究方面达到了以下的认识和行为改变:1)了解到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以回答问题的工作,并能理解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本区别;2)意识到可以从日常现象中寻找研究选题并亲身实践了这一过程;3)了解到恰当选择研究角度和合理提出研究问题是做研究的关键;4)理解了数据收集要服务于研究问题,并学会采用多种手段收据;5)学会从质性材料中辨认主题类别的一些基本技术。   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总结这一学习过程具有以下特征,即1)通过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实现中介作用;2)电子邮件发挥了互动平台和学习指导工具的作用;3)学习者自身需有主观能动性和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否则难以达到学习目的。   本研究还对电子邮件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四种优势,即1)摆脱时空的限制、2)非同时性利于更多思考机会、3)简化形式、突出内容、4)永久保存性。
其他文献
协作学习环境是协作学习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在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协作学习为主的理念下开展的教学,在除却学习者的协作投入外,更需要创设有利于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曹文轩先生也曾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起到的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从事初
期刊